★★

云南国家级非遗传统音乐名单 云南传统音乐国家级非遗有哪些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文章编辑员35号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民歌起源于或流传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老百姓中间并成为他们独特文化一部分的歌曲,民间文学的一种。劳动人民的诗歌创作,一般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过集体的加工。民歌的特点是表达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意志、要求和愿望,具有强烈的现实性,是各民族文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云南省传统音乐非遗项目就有傈僳族民歌、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彝族海菜腔、姚安坝子腔、彝族民歌(彝族酒歌)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云南省传统音乐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云南省国家级非遗之传统音乐项目名单
编号 名称 项目类别 公布时间 项目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保护单位
Ⅱ-17 傈僳族民歌 传统音乐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文化馆
Ⅱ-17 傈僳族民歌 传统音乐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云南省泸水县 泸水市文化馆
Ⅱ-30 哈尼族多声部民歌 传统音乐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Ⅱ-31 彝族海菜腔 传统音乐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石屏县文化馆
Ⅱ-96 姚安坝子腔 传统音乐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云南省姚安县 姚安县文化馆
Ⅱ-113 彝族民歌(彝族酒歌) 传统音乐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云南省武定县 武定县文化馆
Ⅱ-114 布朗族民歌(布朗族弹唱) 传统音乐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云南省勐海县 勐海县文化馆
Ⅱ-128 洞经音乐(妙善学女子洞经音乐) 传统音乐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云南省通海县 通海县文化馆
Ⅱ-145 弥渡民歌 传统音乐 2011(第三批) 新增项目 云南省弥渡县 弥渡县文化馆
Ⅱ-152 纳西族白沙细乐 传统音乐 2011(第三批) 新增项目 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 古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中心
Ⅱ-164 剑川白曲 传统音乐 2014(第四批) 新增项目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剑川县文化馆
Ⅱ-177 独龙族民歌 传统音乐 2021(第五批) 新增项目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
Ⅱ-187 阿数瑟 传统音乐 2021(第五批) 新增项目 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
Ⅱ-189 宣抚司礼仪乐舞 传统音乐 2021(第五批) 新增项目 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
声明:以上云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音乐项目名录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数据截至2021年(第五批次),文章仅供参考,最新数据以官媒发布的为准。
云南省国家级非遗之传统音乐项目介绍
石屏彝族海菜腔,又称“石屏腔”、“曲子”,俗称“倒搬桨”,以异龙湖中一种称为“海菜”的草本水生植物而得名,流行于异龙湖畔、陶村鸭子坝、牛街、龙朋六街等地尼苏颇(三道红)聚居地区。同时,也为汉族所喜爱,流传于建水、开远、通海、个旧等地。《海菜腔》是彝族劳动群众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创作的;由青年男女在山野、田间、湖上谈情说爱唱出的山歌发展衍变而来的。2006年5月20日,彝族海菜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洞经音乐是非常古老的传统器乐乐种,起源于宋代的四川省,现流行于四川省,云南汉族地区和丽江、楚雄等纳西族、彝族地区,源于古代中原的道教丝竹乐。洞经音乐发源于四川省蓬溪县,其创始者为刘安胜和卫琪。2014年11月11日,洞经音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多声部民间歌曲,指一对或一组歌手同时唱出两个或两个以上声部的民歌,有人称其为“二声部民歌”“复音民歌”。2006年5月20日,哈尼族多声部民歌 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7日,多声部民歌(潮尔道-蒙古族合声演唱、瑶族蝴蝶歌、壮族三声部民歌、羌族多声部民歌、硗碛多声部民歌、苗族多声部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5月23日,多声部民歌(潮尔道-阿巴嘎潮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11月11日,阿...尔麦多声部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阿数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5月24日,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1年镇康县申报的“阿数瑟”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同年,以“阿数瑟”歌舞作为代表性民间文化资源,镇康县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因临沧是茶马古道上重要的产茶区之一,阿数瑟又被誉为“茶马古道上的天籁之音”。 【 详细>>】
独龙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贡山独龙河谷。直到上世纪中叶,独龙族还处于原始公社的解体阶段。人们以种植、狩猎和采集为主,身披自己编织的麻布,有少数人则用树叶、兽皮遮盖。妇女还崇尚纹面的习俗。 独龙语与贵山怒族语言基本相通,没有本民族的文字。2021年5月24日,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详细>>】
孟连傣族宣抚礼仪乐舞,是流传在普洱市孟连县傣族民间以歌、舞、乐为一体的民间艺术。随着时间的流逝,传承至今的乐曲不足10首,其舞蹈表演形式也仅通过口耳相传的形式流传了下来。宣抚司礼仪乐舞从不受外来音乐的冲击和影响,原汁原味地保存着数百年来傣族民间与官场音乐的基本状貌,具有叙事功能,展示着傣族人民生产,生活的点点滴滴。 【 详细>>】
纳西族白沙细乐又名“崩时细哩”、“别时细梨”、“别时谢礼”。流传于丽江市古城区和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白沙细乐是迄今仍然保留、传承于纳西族民间的大型丧葬歌舞、器乐组曲,其中包括舞曲、歌曲以及器乐曲牌三个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全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桂冠的云南丽江纳西古乐(洞泾古乐、白沙细乐)是多元文化相融汇的艺术结晶。由多种文化背景构成的纳西古乐,具有一种独特而神秘的韵味,是我国民间艺术的宝贵遗产。白沙细乐为集歌、舞、乐为一体的大型古典音乐套曲,被誉为“活的音乐化石”。2011年05月23日,...纳西族白沙细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弥渡民歌》是云南省弥渡县境内汉族、少数民族民歌的总称。弥渡民歌是一个多元文化复合的系统,是多种文化的汇合和凝聚,其主要的是以古滇的“河蛮文化”、“僰人文化”、“哀牢文化”、“爨人文化”融汇消失后形成的“南诏文化”为基石,融汇中原的长江文化、黄河文化后发展起来的,具有多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弥渡民歌作为一个音乐名称逐渐在中国产生广泛影响,成为中国知名度很高的著名音乐品类。2011年5月23日,弥渡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彝族民歌是彝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是传承彝族文化最重要的形式之一。它记录了彝民族的历史、科学、生产生活、传统习俗、哲理、等丰富多彩的彝族文化。2008年6月7日,彝族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彝族民歌有各不相同的品种,而概括起来,则大体上可分为叙事歌、山歌、情歌、舞蹈歌和儿歌等几大类。 【 详细>>】
傈僳族崇尚唱歌对调,在傈僳族的多声部无伴奏合唱中,傈僳民歌三大调“摆时”“优叶”“木刮”有“峡谷天籁”的美誉。2006年5月20日,傈僳族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傈僳族非常喜爱唱歌对调,有"盐,不吃不行;歌,不唱不得"之说。民歌朴素感人,曲调丰富,传统舞蹈多为集体舞,有模仿动物动物的,也有表现生产生活的。傈僳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以歌代言,以歌代答,形成喜好民歌的传统。 【 详细>>】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山西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山西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的文明,积淀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其中既有以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遗产,又有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十分丰富。那么山西国家级非遗文化有哪些被?本文盘点了山西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括左权开花调、董永传说、五台山佛乐、晋剧、秧歌戏、北路梆子、锣鼓杂戏等,下面随买购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西省 ★★★
4.7w+ 25
广西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西是一个具有源远流长历史文化的多民族地区,由于广西复杂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的特殊性,使得广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民族性、多样性、独特性等几个特点。据买购网小编了解,刘三姐歌谣、壮族歌圩、桂南采茶戏等非遗文化历史积累深厚,与当地百姓生产生活、精神信仰息息相关的民族剧种得到了较好的传承。你知道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哪些吗?本文整理了广西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刘三姐歌谣、壮族歌圩、桂剧、那坡壮族民歌、彩调、桂南采茶戏、壮剧、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等,一起来看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 ★★★
2.4w+ 18
【非遗名录】世界各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不同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包括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等方面。199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委员会决定设立“宣布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计划,又称联合国非遗名录。代表作的评选从2001年开始,每两年一次,每次一国只可申报一项,鼓励多国联合申报,不占名额。2008年起不再公布,改由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代替,新名录于2008年公布的第一批即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三个批次的合计。截至2023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共计730个。下面本文整理2001-2024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2001-2024年的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项目的名单,具体各国的非遗文化的项目请查看下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 ★★★
4.4w+ 76
中国十大道教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道教音乐哪里最出名
道教音乐是道教在斋醮活动时使用的音乐,又称“法事音乐”或“道场音乐”,主要分为全真派道乐、正一派道乐、太平道乐等道教音乐四大流派,那么,中国道教音乐哪里最出名?道教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MAIGOO小编为你整理了中国十大道教音乐非遗项目,包括龙虎山正一天师道道教音乐、广宗太平道乐、崂山道教音乐、泰山道教音乐、齐云山道场音乐、成都道教音乐、恒山道乐、白云山道教音乐、无锡道教音乐、茅山道教音乐,一起来看看中国道场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各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各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下面就随MAIGOO小编一起来了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各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 ★★★
4.4w+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