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藏国家级非遗传统音乐名单公布 西藏传统音乐非遗项目名称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文章编辑员35号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藏族传统音乐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特色,大致可分为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和宫廷音乐三大类。藏族的民间音乐主要包括在三大方言区流传的民歌、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民间器乐和藏戏,乐种和曲目众多,民族风格鲜明,同时各方言区的民间音乐也各有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色。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西藏传统音乐非遗项目就有藏族拉伊、藏族民歌、工布扎念博咚、佛教音乐、门巴族萨玛民歌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西藏传统音乐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西藏国家级非遗之传统音乐项目名单
编号 名称 项目类别 公布时间 项目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保护单位
Ⅱ-21 藏族拉伊(那曲拉伊) 传统音乐 2014(第四批) 扩展项目 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 西藏那曲市群众艺术馆
Ⅱ-115 藏族民歌(班戈昌鲁) 传统音乐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西藏自治区班戈县 西藏那曲市班戈县文化和旅游局
Ⅱ-131 工布扎念博咚 传统音乐 2021(第五批) 扩展项目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
Ⅱ-138 佛教音乐(直孔噶举派音乐) 传统音乐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西藏自治区墨竹工卡县 西藏拉萨市墨竹工卡县直孔替寺管理委员会
Ⅱ-138 佛教音乐(雄色寺绝鲁) 传统音乐 2014(第四批) 扩展项目 西藏自治区曲水县 曲水县文化和旅游局(曲水县文物局)
Ⅱ-178 门巴族萨玛民歌 传统音乐 2021(第五批) 新增项目 西藏自治区山南市
声明:以上西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音乐项目名录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数据截至2021年(第五批次),文章仅供参考,最新数据以官媒发布的为准。
西藏国家级非遗之传统音乐项目介绍
藏族民歌是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较高的艺术性的传统音乐。早在西藏文字出现以前,作为口头文学的民族形式,已经在群众中广泛流传了。藏文产生和运用后,不仅促进了藏民族社会的进步和文化发展,民歌也因此被文人充分采用而得到丰富和发展,从发现的藏文文献中看,古代藏族人民的语言交流,常用民歌作为表达方式。2008年6月7日,藏族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佛教音乐,中国佛教寺院和信众在举行宗教仪式时所用的音乐。佛教认为,音乐有“供养”、“颂佛”作用。形式有声乐和器乐等多种。2006年5月20日,山西五台山佛教音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7日,佛教音乐鱼山梵呗等 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藏族分为卫藏、康巴、安多三大方言区,结合地形而形成三块文化特色区域。拉伊脱胎于藏族山歌,公元7世纪三大藏区的划分,促成了拉伊在“下部多康”之安多藏区的广泛流播。2006年5月20日,藏族拉伊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门巴族萨玛民歌是流传在西藏山南地区错那县勒布办事处四个门巴民族乡的具有代表性的门巴族民歌歌种。长期以来,国内外音乐学界对门巴族音乐关注度不够,研究成果甚少,本文就错那县勒布区门巴族四乡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门巴族独特的萨玛民歌的地域文化环境、流布、萨玛民歌的类别与界定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叙述,以期引起音乐学界和更多人对门巴族音乐的关注。 【 详细>>】
“札木聂”又叫六弦琴,藏族传统的弹拨乐器。主要流传于拉萨、山南、阿里、拉孜(巴谐)、萨迦 、昂仁、定日等地。藏语可译意为“美妙悦耳的声音”, 是民间歌舞堆谐、囊玛和札木聂弹唱的主要伴奏乐器。亦可用于日常生活中的自娱自乐。扎木聂弹唱广泛流传于青藏高原,是青海藏族聚居区影响较大,流传久远的弹唱艺术。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扎木聂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藏族弹拨乐器。藏语"扎"是声音,"聂"为悦耳好听之意,"扎木聂"意为悦耳的琴声。 现代藏族社会的历史,在民族语言、音乐、演唱、舞蹈动作上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2008年06月07日,藏族扎木聂弹唱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山西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山西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的文明,积淀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其中既有以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遗产,又有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十分丰富。那么山西国家级非遗文化有哪些被?本文盘点了山西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括左权开花调、董永传说、五台山佛乐、晋剧、秧歌戏、北路梆子、锣鼓杂戏等,下面随买购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西省 ★★★
4.7w+ 25
广西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西是一个具有源远流长历史文化的多民族地区,由于广西复杂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的特殊性,使得广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民族性、多样性、独特性等几个特点。据买购网小编了解,刘三姐歌谣、壮族歌圩、桂南采茶戏等非遗文化历史积累深厚,与当地百姓生产生活、精神信仰息息相关的民族剧种得到了较好的传承。你知道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哪些吗?本文整理了广西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刘三姐歌谣、壮族歌圩、桂剧、那坡壮族民歌、彩调、桂南采茶戏、壮剧、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等,一起来看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 ★★★
2.4w+ 18
【非遗名录】世界各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不同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包括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等方面。199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委员会决定设立“宣布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计划,又称联合国非遗名录。代表作的评选从2001年开始,每两年一次,每次一国只可申报一项,鼓励多国联合申报,不占名额。2008年起不再公布,改由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代替,新名录于2008年公布的第一批即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三个批次的合计。截至2023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共计730个。下面本文整理2001-2024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2001-2024年的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项目的名单,具体各国的非遗文化的项目请查看下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 ★★★
4.4w+ 76
中国十大道教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道教音乐哪里最出名
道教音乐是道教在斋醮活动时使用的音乐,又称“法事音乐”或“道场音乐”,主要分为全真派道乐、正一派道乐、太平道乐等道教音乐四大流派,那么,中国道教音乐哪里最出名?道教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MAIGOO小编为你整理了中国十大道教音乐非遗项目,包括龙虎山正一天师道道教音乐、广宗太平道乐、崂山道教音乐、泰山道教音乐、齐云山道场音乐、成都道教音乐、恒山道乐、白云山道教音乐、无锡道教音乐、茅山道教音乐,一起来看看中国道场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各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各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下面就随MAIGOO小编一起来了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各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 ★★★
4.4w+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