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传统音乐国家级非遗名录 安徽省非遗传统音乐有哪些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文章编辑员35号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民歌,人民之歌。从古至今,无论东西南北,每一时代、地域、民族、国家;在不同的地理、气候、语言、文化、宗教的影响下,都不其然会产生一类人类自娱、文化留传或生活实质的宣泄。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安徽省传统音乐非遗项目就有当涂民歌、巢湖民歌、唢呐艺术、五河民歌、大别山民歌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安徽省传统音乐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安徽省国家级非遗之传统音乐项目名
编号 名称 项目类别 公布时间 项目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保护单位
Ⅱ-5 当涂民歌 传统音乐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安徽省马鞍山市 当涂县文化馆
Ⅱ-6 巢湖民歌 传统音乐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安徽省巢湖市 巢湖市文化馆
Ⅱ-37 唢呐艺术(砀山唢呐) 传统音乐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安徽省宿州市 砀山县文化馆
Ⅱ-37 唢呐艺术(灵璧菠林喇叭) 传统音乐 2014(第四批) 扩展项目 安徽省灵璧县 灵璧县文化馆
Ⅱ-76 五河民歌 传统音乐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安徽省五河县 五河县文化馆
Ⅱ-77 大别山民歌 传统音乐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安徽省六安市 六安市文艺创作研究室
Ⅱ-78 徽州民歌 传统音乐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安徽省黄山市 黄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Ⅱ-139 道教音乐(齐云山道场音乐) 传统音乐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安徽省休宁县 休宁县齐云山道教协会
Ⅱ-140 凤阳民歌 传统音乐 2011(第三批) 新增项目 安徽省滁州市 凤阳县文化馆
声明:以上安徽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音乐项目名录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数据截至2021年(第五批次),文章仅供参考,最新数据以官媒发布的为准。
安徽省国家级非遗之传统音乐项目介绍
道教音乐,是中国宗教音乐之一。道教音乐是道教仪式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具有烘托、渲染宗教气氛,增强信仰者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对神仙的崇敬。道教音乐吸取了中国古代宫廷音乐和传统民间音乐的精华,渗入道教信仰的特色,形成道教音乐的独特艺术风格,也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份。2008年6月7日,道教音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唢呐艺术是一种中国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其基本乐器唢呐,俗称“喇叭”,是一种在我国各地广泛流传的民间乐器,根据不同分类标准可以分不同的种类,发音高亢、雄浑,过去多在民间的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和地方曲艺、戏曲的伴奏中应用。经过不断发展,丰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现力,已成为一件具有特色的独奏乐器,并用于民族乐队合奏或戏曲、歌舞伴奏。 【 详细>>】
五河民歌是流传于安徽省五河县及周边地区的一种传统民歌形式。有劳动号子、秧歌(田歌)和小调三大类,其中以小调类的民歌最多,也最具有特色。五河民歌的表现以演唱和白口为主,兼有独唱、对唱、说唱、小演唱等表演方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淮河流域传统民间音乐文化典型代表之一。对于丰富和完善中国民歌宝库和中国音乐史的研究都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详细>>】
当涂民歌是流行于皖南当涂县的各类传统民歌的统称。当涂素有"名歌之海"的美誉。当涂民歌,曲调优美,节奏轻快,富有江南水乡民歌的独特风格。民歌在该县流行极广,且种类繁多。2006年5月20日,当涂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安徽一向为蕴藏民歌艺术的宝库,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地方传统民歌难以数计,遍及南北,各具特色。安徽巢湖民歌作品多半由当地劳动人民集体创作,深刻而生动地表现出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和思想情感,形式上有山歌、渔歌、秧歌、茶歌和门歌等,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朴素自然,优美感人。巢湖是安徽著名的歌乡之一,境内槐林的灯歌,沿湖一带的渔歌,山区的山歌,银屏的秧歌,各有风格,丰富 多彩,早在50年代就驰誉国内。近几年,巢湖又不断举办盛大的“南巢歌会”,数百名新老歌手纷纷登台,掀起阵阵清新纯朴的“巢湖风”。2006年5月2...0日,巢湖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大别山民歌是安徽皖西地区广为流传的传统民歌。以山水相依的独特地域性,兼收了通过水路流传来的其他不同形式民歌艺术特点,又不失自己的本土的大山山歌之特色,既具有山的沉稳、豪迈、厚实之特点,又具有水的流畅、悠扬、灵动之风格,是极其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6月7日,安徽省六安市申报的“大别山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徽州民歌是徽州地区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有号子、山歌、小调及佛教、道教歌曲等。徽州民歌与徽州民谣有着相通之处,既被广泛传唱,又十分朗朗上口。古时徽州的民歌民谣不计其数,只可惜如今都面临着濒危的窘境。下面收集录入的民歌文稿有的比较原生态,保留了方言古汉语的文字及押韵特征;有的因为当地方言无法找到对应的汉语文字,故通过白话的方式进行表述。2008年6月,安徽省黄山市申报的“徽州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凤阳民歌是安徽省的传统民歌。凤阳花鼓中的凤阳歌是凤阳民歌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明初移民文化的影响下,凤阳民歌得以历史性更新和很大发展,随之闻名中外。最早以文字形式记录凤阳民歌,见明嘉靖万历年间周朝俊《红梅记》传奇。凤阳民歌具有广泛的平民性,它所表达的内容是劳动人民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是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2011年05月23日,凤阳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中国十大藏族民歌非遗项目 藏族山歌哪里最有名 藏族民歌流派有哪些
藏族民歌,即藏族地区主要的民间音乐形式,也叫藏族山歌,那么,藏族民歌哪里最有名?MAIGOO小编为你整理了中国十大藏族民歌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川西藏族山歌、炉霍山歌、阿坝州藏族民歌、甘南藏族民歌、玛达咪山歌、华锐藏族民歌、藏族赶马调、班戈昌鲁、藏族酒曲,都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十大笙管乐非物质文化遗产 冀中笙管乐哪里最出名 笙管乐非遗有哪些
笙管乐是指以管子为主奏乐器,兼有其他吹管乐器、弦乐器和打击乐器而构成的乐队演奏形式,其中又以冀中笙管乐流传最广泛,那么,中国笙管乐哪里最出名?MAIGOO小编为你整理了中国十大笙管乐非遗项目,包括屈家营音乐会、超化吹歌、涞水高洛音乐会、胜芳音乐会、白庙村音乐会、雄县古乐、子位吹歌、高桥音乐会、复州双管乐、南响口梵呗音乐会,都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起来看看吧。
贵州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贵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生活着不同的民族,也传承着各种奇风异俗。那么贵州非遗文化有哪些呢?本文盘点了贵州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括侗族大歌、苗族古歌、水族马尾绣、苗族芦笙舞、苗族跳花节、侗族琵琶歌、布依族服饰、侗戏、苗族蜡染技艺、侗族萨玛节等,下面MAIgoo网小编还整理了贵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非物质文化遗产 贵州省 ★★★
2.8w+ 13
湖南十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湖南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湖南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千百年来,汉族与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热土上,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一批精深博大、丰富多彩且具有浓郁湖南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了绚丽多彩的湖南“非遗画卷”。那么,湖南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MAIGOO小编整理了湖南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湘绣、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湘剧、湖南花鼓戏、安化黑茶及制作技艺、湖南皮影戏、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湘昆、湘西土家族织锦技艺等,一起来看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湖南省 ★★★
5.3w+ 86
中国十大具有代表性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内著名的世界非遗项目
中国是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位居世界第一的国家。在上榜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中,有中国书法、中国针灸、春节、太极拳、农历二十四节气、中国篆刻艺术、古琴艺术、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中国剪纸、妈祖信仰与习俗等国内著名的世界级非遗项目。下面本文也进一步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传承情况以及在国内地区的影响力等因素甄选出了中国十大具有代表性世界非遗项目,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 ★★★
5155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