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剂常见危害
1、使皮肤癌和白内障患者增加,损坏人的免疫力,使传染病的发病率增加。
2、破坏生态系统。过量的紫外线辐射会使植物的生长和光合作用受到抑制,使农作物减产。紫外线辐射也可能导致某些生物物种的突变。
3、引起新的环境问题。过量的紫外线能使塑料等高分子材料更加容易老化和分解,结果又带来光化学大气污染。
制冷剂的安全分类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制冷剂编号方法和安全性分类》GB/T 7778-2017中,对制冷剂的安全性,包括毒性和可燃性做了分类。制冷剂的毒性分为A类(低慢性毒性)、B类(高慢性毒性),将可燃性分为第1类(无火焰传播)、第2L类(弱可然)、第2类(可然)、第3类(可燃易爆)。制冷剂安全性细分为8类,分别为:A1、A2L、A2、A3、B1、B2L、B2、B3,其中,A1最安全,B3最危险。
几种常用制冷剂中,R134A,四氟乙烷,HFC类物质,是目前最主流的环保制冷剂,广泛用于新制冷空调设备上的初装和维修过程中的再添加,安全等级属于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