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传统音乐国家级非遗有哪些 湖南非遗传统音乐名录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文章编辑员35号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也许一提到湖南你就会想到锦绣潇湘、伟人故里,火辣的湘菜、多情的湘女,其实湖南除了美景、美食、美人,还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和众多文化特色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湖南省传统音乐非遗项目就有唢呐艺术、桑植民歌、靖州苗族歌鼟、江河号子、土家族民歌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湖南省传统音乐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湖南省国家级非遗之传统音乐项目名单
编号 名称 项目类别 公布时间 项目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保护单位
Ⅱ-10 桑植民歌 传统音乐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湖南省桑植县 桑植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Ⅱ-23 靖州苗族歌鼟 传统音乐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Ⅱ-33 澧水船工号子 传统音乐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湖南省澧县 澧县文化馆
Ⅱ-37 唢呐艺术(青山唢呐) 传统音乐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湖南省湘潭县 湘潭县文化馆
Ⅱ-54 土家族打溜子 传统音乐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Ⅱ-89 茶山号子 传统音乐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湖南省辰溪县 辰溪县文化馆
Ⅱ-95 新化山歌 传统音乐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湖南省娄底市 新化县梅山蚩尤文化研究发展中心
Ⅱ-98 江河号子(酉水船工号子) 传统音乐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湖南省保靖县 保靖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Ⅱ-109 苗族民歌(湘西苗族民歌) 传统音乐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湖南省吉首市 吉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Ⅱ-110 瑶族民歌(花瑶呜哇山歌) 传统音乐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湖南省隆回县 隆回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Ⅱ-125 土家族咚咚喹 传统音乐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湖南省龙山县 龙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Ⅱ-129 芦笙音乐(侗族芦笙) 传统音乐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 通道侗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Ⅱ-156 土家族民歌 传统音乐 2014(第四批) 新增项目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Ⅱ-157 渔歌(洞庭渔歌) 传统音乐 2014(第四批) 新增项目 湖南省岳阳市 岳阳市岳阳楼区文化馆(岳阳市岳阳楼区美术馆)
Ⅱ-168 浏阳文庙祭孔音乐 传统音乐 2014(第四批) 新增项目 湖南省浏阳市 浏阳市文化馆(浏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Ⅱ-174 嘉禾伴嫁歌 传统音乐 2021(第五批) 新增项目 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
声明:以上湖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音乐项目名录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数据截至2021年(第五批次),文章仅供参考,最新数据以官媒发布的为准。
湖南省国家级非遗之传统音乐项目介绍
打溜子是土家族地区流传最广的一种古老的民间器乐合奏,它历史悠久,曲牌繁多,技艺精湛,表现力丰富,是土家族独有的艺术形式。由溜子锣、头钹、二钹、马锣组成的打溜子乐队,能将各类乐器的技巧融于一体,并充分发挥每件乐器的演奏技艺。一般多由3至4人合奏演出,故有“三人溜子”、“四人溜子”之分。“五人溜子”是后引进汉族吹管乐器唢呐而成,将吹打结合,更能增添喜庆、欢乐的气氛。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详细>>】
唢呐艺术是一种中国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其基本乐器唢呐,俗称“喇叭”,是一种在我国各地广泛流传的民间乐器,根据不同分类标准可以分不同的种类,发音高亢、雄浑,过去多在民间的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和地方曲艺、戏曲的伴奏中应用。经过不断发展,丰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现力,已成为一件具有特色的独奏乐器,并用于民族乐队合奏或戏曲、歌舞伴奏。 【 详细>>】
澧水船工号子是一种由地方小调转化而成的独特的劳动号子,是以反映船工们苦难生活和战天斗地的劳动场面为主题的一种音乐节奏较强传统民间音乐。澧水属湖南省四大水系之一,流域面积18496平方公里,各流段地貌变化大,船工们为适应各种水流情形而编唱的号子也就多种多样。澧水船工号子没有固定的唱本和唱词,也不需要专门从师,全凭先辈口授,代代相传。大多是因时因地因人即兴而起,脱口而出,比较通俗。澧水船工号子具有丰富的音调,复杂的节奏变化和多声部的音乐织体,是中国劳动号子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澧水船工号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桑植民歌是湖南民族文化中的枝奇葩,源远流长,浩如烟海,其特点是淳朴、真挚的情感而扣人心弦,曲调丰富多变,旋律优美动听。2006年5月20日,桑植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桑植民歌起源于原始农耕时期的生产劳动,质朴、粗放、风趣、诙谐是其主要的艺术风格。 【 详细>>】
渔歌是中国民歌的一种,中国沿海地区以及湖泊港湾渔民所唱。如流行于广东汕尾市 ,统称为汕尾市渔歌, 而在广东的惠东也有渔歌,属于汕尾市同类。分深海、浅海两类。前者是深海作业渔民所唱,近似咸水歌;后者是海边渔家妇女所唱。通常主要指浅海渔歌。2014年12月03日,渔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苗族民歌根据其内容可分为游方歌(情歌)、酒歌、苦歌、反歌、丧歌、劳动歌、时政歌、儿歌、谜 语歌等几类,曲调各不相同。飞歌是流行于黔东南的一种特别的民歌演唱形式,一般在山上放声歌唱,其曲调高亢,豪迈奔放,余音震山梁,非常有特点,其内容有情歌、时政歌等,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合唱等。各种民歌形式有传统的歌词,也有即兴编唱的内容。 嘎百福歌是流行于黔东南地区的一种说唱文学,它在民间诗歌和传说故事的基础上融合而成,演唱者时而叙述时而呤唱,其内容多是反映民事纠纷和社会现象方面的真人真事。2008年6月7日...,湖南省吉首市申报苗族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芦笙是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苗、侗、水、仡佬、瑶、壮、彝等民族中的一种多管型簧管乐器,它由带簧笙管、笙斗、吹管和共鸣筒组成,吹奏时双手抱住器身,以拇指、食指、中指轻按左右两排笙管的指孔,口含吹管,通过吹气、呼气来鼓簧发音。芦笙具有独特的音高,可吹出八度、五度、六度、四度和音及三和弦效果。2008年6月14日,芦笙音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瑶族民歌是属于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瑶族独特的音乐种类。国务院2014年公布韶关市瑶族民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成为韶关市第5项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08年6月7日,湖南省隆回县申报的瑶族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新化山歌是一种主要流传于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的传统民歌。新化山歌内容广泛、调式古老、风格独特、音韵简朴、结构多变,音乐特色鲜明,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句式长短有致,俚俗方言衬词较多,说唱风味很浓。山歌以口头创作、传唱的方式生存于民间,其曲调、节奏、结构、句式都很自由,音调依新化方言按字行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民间文化艺术。2006年新化山歌列入首批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新化山歌被成功申报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伴嫁歌是湖南嘉禾流传的传统民歌,民歌界有“北有兰花花,南有伴嫁歌”之说。翻开湖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嘉禾伴嫁歌”就会赫然跃入你的眼帘。2021年5月24日,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申报的嘉禾伴嫁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详细>>】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相关推荐
【中国非遗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美术项目
传统美术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为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流行的美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让传统美术得以传承,有很多传统民间美术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的传统美术名单,包括中国剪纸、竹刻、泥塑、灯彩、面人、草编、糖塑、苏绣、石雕、玉雕等。
中国十大佛教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佛教音乐哪里最出名
中国佛教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主要分为汉传佛教音乐和藏传佛教音乐,那么,中国佛教音乐哪里最有名?MAIGOO小编为你整理了中国十大佛教音乐非遗项目,包括鱼山梵呗、大相国寺梵乐、楞严寺寺庙音乐、天宁寺梵呗唱诵、洋县佛教音乐等中国著名的汉传佛教音乐,还包括觉囊梵音、直孔噶举派音乐等中国有名的藏传佛乐,一起来看看佛教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各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各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下面就随MAIGOO小编一起来了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各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 ★★★
4.4w+ 23
【非遗名录】世界各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不同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包括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等方面。199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委员会决定设立“宣布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计划,又称联合国非遗名录。代表作的评选从2001年开始,每两年一次,每次一国只可申报一项,鼓励多国联合申报,不占名额。2008年起不再公布,改由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代替,新名录于2008年公布的第一批即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三个批次的合计。截至2023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共计730个。下面本文整理2001-2024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2001-2024年的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项目的名单,具体各国的非遗文化的项目请查看下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 ★★★
4.4w+ 76
中国十大花儿非遗项目有哪些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介绍
“花儿”是流传在中国西北部甘、青、宁三省(区)的汉、回、藏、东乡、保安、撒拉、土、裕固等民族间共创共享的民歌。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显示,我国有名的非遗花儿项目有莲花山花儿会、松鸣岩花儿会、二郎山花儿会、老爷山花儿会、丹麻土族花儿会等。那么中国十大花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下面请随MAIGOO小编一起来了解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音乐 ★★★
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