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国家级非遗传统舞蹈名单 广西传统舞蹈非遗有哪些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文章编辑员35号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舞蹈是人类最早发生的艺术形态之一,它来源于人类最初生活的一切活动,并深深根植于人类社会生活的沃土之中。人们劳动、生活、狩猎、战争、祭祀、娱乐、爱情等重要活动都可以通过舞蹈的形式来表现。舞蹈同时也是人类心理活动的表现,是表达美好生活愿望和宣泄情感的需要。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西传统舞蹈非遗项目就有狮舞、铜鼓舞、瑶族长鼓舞、瑶族金锣舞、多耶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广西传统舞蹈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广西国家级非遗之传统舞蹈项目名单
编号 名称 项目类别 公布时间 项目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保护单位
Ⅲ-5 狮舞(藤县狮舞) 传统舞蹈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广西壮族自治区藤县 藤县文化馆
Ⅲ-5 狮舞(田阳壮族狮舞) 传统舞蹈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 田阳县文化馆
Ⅲ-26 铜鼓舞(田林瑶族铜鼓舞) 传统舞蹈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广西壮族自治区田林县 田林县文化馆
Ⅲ-26 铜鼓舞(南丹勤泽格拉) 传统舞蹈 2014(第四批) 扩展项目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 南丹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
Ⅲ-60 瑶族长鼓舞 传统舞蹈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瑶族自治县 富川瑶族自治县文化馆
Ⅲ-60 瑶族长鼓舞(黄泥鼓舞) 传统舞蹈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瑶族自治县 金秀瑶族自治县文化馆
Ⅲ-120 瑶族金锣舞 传统舞蹈 2014(第四批) 新增项目 广西壮族自治区田东县 田东县文化馆
Ⅲ-138 多耶 传统舞蹈 2021(第五批) 新增项目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
Ⅲ-139 壮族打扁担 传统舞蹈 2021(第五批) 新增项目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
声明:以上广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舞蹈项目名录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数据截至2021年(第五批次),文章仅供参考,最新数据以官媒发布的为准。
广西国家级非遗之传统舞蹈项目介绍
狮舞,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舞狮子”,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狮子在中华各族人民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狮舞历史久远,《汉书•礼乐志》中记载的“象人”便是狮舞的前身;唐宋诗文中多有对狮舞的生动描写。现存狮舞分为南狮、北狮两大类,南狮具有较多的武功高难技巧,神态矫健凶猛;北狮娇憨可爱,多以嬉戏玩耍为表演内容;根据狮子假型制作材料和扎制方法的不同,各地的狮舞种类繁多,异彩纷呈。 【 详细>>】
金锣舞流行于田东县作登瑶族乡梅林、平略等村,是田东境内布努瑶民族民间舞蹈的一个代表性作品。源于当地瑶族群众为纪念他们的祖先和拜谢山神爷的恩赐。旧时只限于酬神、祭祀、驱邪等活动,随着岁月的流逝和时代的变迁,金锣舞逐渐演变为瑶山庆丰年贺新春的主要祭祀舞蹈。每年的春节和农历五月廿九,金锣声就会在瑶寨响起,人们如痴如狂唱歌跳舞;金锣舞是瑶民情感渲泻的主要活动形式,体现了当地瑶民的生产、生活、情感的全过程。2014年1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田东县 申报的瑶族金锣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铜鼓舞是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壮族、彝族民众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古老舞种之一,分布于广南、麻栗坡、富宁、西畴、马关、邱北等县的壮、彝村寨,而以广南县壮族、彝族和麻栗坡县新寨乡和富宁县木央乡几个彝族白倮支系的铜鼓舞最具代表性。2006年5月20日,铜鼓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铜鼓舞是以鼓手有节奏地击鼓,由鼓点的节奏变化而引起舞蹈者的动作和队形变化的一种舞蹈。其特点动作按其形式有六七种。每种动作各有不同的舞步和节拍,风格不尽相同。 【 详细>>】
中国瑶族民间舞蹈。流行于广东、广西、湖南等省瑶族聚居地区,多在瑶族传统节日、庆祝丰收、乔迁或是婚礼喜庆的日子表演。瑶族长鼓舞的历史悠久,在瑶族传统的祭盘王仪典中和在一些驱鬼逐邪、治病占卜的巫术活动中常跳此舞。现在瑶族长鼓舞已经成为群众性文娱活动。2008年6月7日,瑶族长鼓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壮族打扁担,又称壮族扁担舞,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瑶族自治县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壮族打扁担是壮族民间流传的原生态舞蹈,又称壮族扁担舞和“打鲁列”。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元宵节和“三月三”期间举行表演,人们通过“打扁担”模拟农事活动中的耙田、插秧、戽水、收割、打谷、舂米等姿势动作,祈求上苍保佑风调雨顺、人寿年丰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详细>>】
多耶,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2016年9月9日,由三江侗族自治县申报的侗族多耶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批准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六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21年5月24日,多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项目编号:Ⅲ-138。 【 详细>>】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中国十大秧歌非遗项目 国内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秧歌名单
我国有名的非遗秧歌有哪些?秧歌是中国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汉族民间舞蹈的类称,不同地区有不同称谓和风格样式。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秧歌就有昌黎地秧歌、抚顺地秧歌、鼓子秧歌、胶州秧歌、海阳大秧歌、陕北秧歌等。下面本文整理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秧歌非遗项目名单,一起了解下吧!
贵州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贵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生活着不同的民族,也传承着各种奇风异俗。那么贵州非遗文化有哪些呢?本文盘点了贵州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括侗族大歌、苗族古歌、水族马尾绣、苗族芦笙舞、苗族跳花节、侗族琵琶歌、布依族服饰、侗戏、苗族蜡染技艺、侗族萨玛节等,下面MAIgoo网小编还整理了贵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非物质文化遗产 贵州省 ★★★
2.8w+ 13
中国十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代表性国家级非遗项目有哪些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中国拥有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万余项,其中,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达43项,那么中国著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中国传统医药代表针灸、中国传统体育游艺类代表太极拳、中国传统音乐代表古琴艺术、中国传统美术代表中国剪纸、中国传统民俗代表春节、中国传统戏剧代表京剧、中国传统舞蹈代表秧歌、中国传统民间文学代表牛郎织女等,了解更多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国家级非遗,请浏览本文。
中国十大传统舞蹈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著名民间舞蹈类非遗项目
中国传统舞蹈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经过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和演变,逐渐形成了具中国独特形态和神韵的东方舞蹈艺术。那么,中国著名传统舞蹈类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MAIGOO小编为你盘点了中国十大传统舞蹈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秧歌、龙舞、狮舞、麒麟舞、灯舞、朝鲜族农乐舞、花鼓灯、傩舞、鼓舞、芦笙舞,其中朝鲜族农乐舞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一起来看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舞蹈 ★★★
3774 2
中国十大龙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舞龙哪里最出名 龙舞非遗项目名录
龙舞,也称“舞龙”,民间又叫“耍龙”“耍龙灯”或“舞龙灯”,在全国多地分布,形式品种多样。那么,中国哪里的龙舞最出名?MAIGOO小编为你整理了中国十大龙舞非遗项目,包括铜梁龙舞、湛江人龙舞、奉化布龙、汕尾滚地金龙、浦江板凳龙、长兴百叶龙、泸州雨坛彩龙、易县摆字龙灯、开化香火草龙、兰溪断头龙,都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起来看看龙舞非遗项目名录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舞蹈 ★★★
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