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国家级非遗传统舞蹈有哪些 山东传统舞蹈非遗名录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文章编辑员35号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大观园中一朵璀璨的鲜花。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非遗”体现着中国智慧,承载着中国价值,凝聚着中国精神,它所蕴涵的独特民族精神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散发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山东省传统舞蹈非遗项目就有秧歌、龙舞、高跷、鼓舞、商羊舞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山东省传统舞蹈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山东省国家级非遗之传统舞蹈项目名单
编号 名称 项目类别 公布时间 项目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保护单位
Ⅲ-2 秧歌(鼓子秧歌) 传统舞蹈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山东省商河县 商河县文化馆
Ⅲ-2 秧歌(胶州秧歌) 传统舞蹈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山东省胶州市 胶州市文化馆
Ⅲ-2 秧歌(海阳大秧歌) 传统舞蹈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山东省海阳市 海阳市文化馆
Ⅲ-2 秧歌(济阳鼓子秧歌) 传统舞蹈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山东省济阳县 济阳区文化馆
Ⅲ-2 秧歌(阳信鼓子秧歌) 传统舞蹈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山东省阳信县 阳信县文化馆
Ⅲ-4 龙舞(龙灯扛阁) 传统舞蹈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山东省临沂市 临沂市河东区文化馆
Ⅲ-9 高跷(独杆跷) 传统舞蹈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山东省泰安市 新泰市文化馆
Ⅲ-42 鼓舞(陈官短穗花鼓) 传统舞蹈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山东省广饶县 广饶县文化馆
Ⅲ-42 鼓舞(柳林花鼓) 传统舞蹈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山东省冠县 冠县文化馆
Ⅲ-42 鼓舞(花鞭鼓舞) 传统舞蹈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山东省商河县 商河县文化馆
Ⅲ-42 鼓舞(八卦鼓舞) 传统舞蹈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山东省栖霞市 栖霞市文化馆
Ⅲ-49 商羊舞 传统舞蹈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山东省鄄城县 鄄城县文化馆
Ⅲ-136 阴阳板 传统舞蹈 2021(第五批) 新增项目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
声明:以上山东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舞蹈项目名录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数据截至2021年(第五批次),文章仅供参考,最新数据以官媒发布的为准。
山东省国家级非遗之传统舞蹈项目介绍
龙舞,也称“舞龙”,民间又叫“耍龙”、“耍龙灯”或“舞龙灯”,在全国各地和各民族间广泛分布,其形式品种的多样,是任何其他民间舞都无法比拟的。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已出现以数人集体祭龙求雨的文字;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的记录中已有明确的各种舞龙求雨的记载;此后历朝历代的诗文中记录宫廷或民间舞龙的文字屡见不鲜。直至现在,龙舞仍是民间喜庆节令场合普遍存在的舞蹈形式之一。龙舞最基本的表现手段是其道具造型、构图变化和动作套路。 【 详细>>】
秧歌是中国(主要在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民间舞蹈的类称,不同地区有不同称谓和风格样式。在民间,对秧歌的称谓分为两种:踩跷表演的称为“高跷秧歌”,不踩跷表演的称为“地秧歌”。近代所称的“秧歌”大多指“地秧歌”。秧歌历史悠久,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中介绍的民间舞队中就有“村田乐”的记载,清代吴锡麟的《新年杂咏抄》中明文记载了现存秧歌与宋代“村田乐”的源流关系。 【 详细>>】
鼓舞是中国苗族的一种民间舞蹈。苗族“鼓舞”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历史上有关苗族击鼓歌舞的文字记载,较早的可见于唐代。鼓舞的表演形式,丰富多样,根据跳舞的人数可以分为单人、双人、群体鼓舞三类;还可以根据鼓舞的表演形式分为猴儿鼓、对跳鼓、四面鼓、团圆鼓鼓舞等四类,花样繁多的表演形式,应对着不同的节庆氛围,精彩纷呈。 【 详细>>】
高跷也叫“高跷秧歌”,是一种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的民间舞蹈,因舞蹈时多双脚踩踏木跷而得名。高跷历史久远,源于古代百戏中的一种技术表演,北魏时即有踩高跷的石刻画像;高跷一般以舞队的形式表演,舞队人数十多人至数十人不等;大多舞者扮演某个古代神话或历史故事中的角色形象,服饰多模仿戏曲行头;常用道具有扇子、手绢、木棍、刀枪等;表演形式有“踩街”和“撂场”两种,撂场有舞队集体边舞边走各种队形图案的“大场”和两三人表演的“小场”,角色间多男女对舞,有时边舞边唱。 【 详细>>】
商羊舞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舞蹈,发源于鄄城县境内北部地区。流传于李进士堂镇、旧城镇一带,以李进士堂镇杏花岗村最为著名。据考证此舞源于商周时期,成熟于春秋战国时期,宋明时期是鼎盛期。商羊舞的表演原是求雨时的专用舞蹈,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风调雨顺农业丰收之时,同样也跳商羊舞,以表现发自内心的喜悦心情,因而形成共有性特征。2008年06月07日,山东省鄄城县申报的“商羊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阴阳板,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阴阳板,俗称“打阴阳”,是流传在山东省邹城市的一种民间祭祀求雨舞蹈。阴阳板兴起于明朝万历年间,繁盛于清朝康熙年间,已有400年的历史。阴阳板将民间风俗、音乐元素、传统文化、舞蹈特点、宗教信仰等丰富的文化内涵融合在一起,体现了鲁西南一代农耕民族对神灵的崇拜、祭祀文化以及当地人们特有的生活习俗和艺术审美。 【 详细>>】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中国十大灯舞非遗项目 中国民间灯舞哪里最有名 灯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灯舞,即有灯、有舞,中国传统民间舞,常见的有龙灯舞、狮子灯舞、鱼灯舞、蚌灯舞等,那么,民间灯舞哪里最出名?MAIGOO小编为你整理了中国十大灯舞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花鼓灯、青田鱼灯舞、余杭滚灯、黄龙溪火龙灯舞、莆田九鲤灯舞、郧阳凤凰灯舞、东至花灯舞、青田百鸟灯舞、苏家作龙凤灯舞、龙岩采茶灯,其中,花鼓灯被誉为“东方芭蕾”,是中国最具代表性、典型性的民间舞蹈,一起来看看中国民间灯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十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代表性国家级非遗项目有哪些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中国拥有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万余项,其中,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达43项,那么中国著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中国传统医药代表针灸、中国传统体育游艺类代表太极拳、中国传统音乐代表古琴艺术、中国传统美术代表中国剪纸、中国传统民俗代表春节、中国传统戏剧代表京剧、中国传统舞蹈代表秧歌、中国传统民间文学代表牛郎织女等,了解更多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国家级非遗,请浏览本文。
中国十大秧歌非遗项目 国内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秧歌名单
我国有名的非遗秧歌有哪些?秧歌是中国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汉族民间舞蹈的类称,不同地区有不同称谓和风格样式。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秧歌就有昌黎地秧歌、抚顺地秧歌、鼓子秧歌、胶州秧歌、海阳大秧歌、陕北秧歌等。下面本文整理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秧歌非遗项目名单,一起了解下吧!
湖南十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湖南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湖南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千百年来,汉族与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热土上,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一批精深博大、丰富多彩且具有浓郁湖南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了绚丽多彩的湖南“非遗画卷”。那么,湖南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MAIGOO小编整理了湖南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湘绣、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湘剧、湖南花鼓戏、安化黑茶及制作技艺、湖南皮影戏、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湘昆、湘西土家族织锦技艺等,一起来看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湖南省 ★★★
5.3w+ 86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名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所规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要原则之一。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不仅肩负着延续传统文脉的使命,彰显着遗产实践能力的最高水平,还不断地将天才般的个性创造融入传承实践活动中,对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久传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文化主管部门先后命名了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计3998人,以下是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