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国家级非遗传统舞蹈名单公布 湖北传统舞蹈非遗有哪些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文章编辑员35号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不仅具有很悠久的流传历史,还有很高的文化价值。文化遗产,中国乃至世界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很多,是当地文化体现,也间接的诉说这一座城,一个物件,一种戏曲的故事。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湖北省传统舞蹈非遗项目就有龙舞、土家族摆手舞、土家族撒叶儿嗬、灯舞、肉连响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湖北省传统舞蹈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湖北省国家级非遗之传统舞蹈项目名单
编号 名称 项目类别 公布时间 项目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保护单位
Ⅲ-4 龙舞(高龙) 传统舞蹈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 武汉市汉阳区文化馆
Ⅲ-4 龙舞(三节龙) 传统舞蹈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湖北省云梦县 云梦县文化馆
Ⅲ-4 龙舞(地龙灯) 传统舞蹈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湖北省来凤县 来凤县文化馆
Ⅲ-4 龙舞(潜江草把龙) 传统舞蹈 2014(第四批) 扩展项目 湖北省潜江市 潜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Ⅲ-4 龙舞(王贵武龙灯) 传统舞蹈 2021(第五批) 扩展项目 湖北省黄石市铁山区
Ⅲ-17 土家族摆手舞(恩施摆手舞) 传统舞蹈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湖北省来凤县 来凤县文化馆
Ⅲ-18 土家族撒叶儿嗬 传统舞蹈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中心
Ⅲ-18 土家族撒叶儿嗬 传统舞蹈 2014(第四批) 扩展项目 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文化馆
Ⅲ-18 土家族撒叶儿嗬 传统舞蹈 2014(第四批) 扩展项目 湖北省巴东县 巴东县文化馆
Ⅲ-45 灯舞(郧阳凤凰灯舞) 传统舞蹈 2014(第四批) 扩展项目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 十堰市郧阳区文化馆
Ⅲ-45 灯舞(五虾闹鲇) 传统舞蹈 2021(第五批) 扩展项目 湖北省荆州市
Ⅲ-52 肉连响 传统舞蹈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湖北省利川市 利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馆
声明:以上湖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舞蹈项目名录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数据截至2021年(第五批次),文章仅供参考,最新数据以官媒发布的为准。
湖北省国家级非遗之传统舞蹈项目介绍
摆手舞是土家族古老的传统舞蹈,主要流传在鄂、湘、渝交界的酉水河流域,以重庆市秀山县、酉阳县、湖北恩施自治州的来凤、湖南湘西自治州的龙山、永顺为主要传承地。摆手舞它分大摆手和小摆手两种。小摆手,土家语叫“Sevbax(舍巴)”或“Sevbaxbax(舍巴巴)”;大摆手,土家语称为Yevtixhhex(叶梯黑)。它集舞蹈艺术与体育健身于一体,有“东方迪斯科”之称。摆手舞反映土家人的生产生活,如狩猎舞表现狩猎活动和摹拟禽兽活动姿态。 【 详细>>】
龙舞,也称“舞龙”,民间又叫“耍龙”、“耍龙灯”或“舞龙灯”,在全国各地和各民族间广泛分布,其形式品种的多样,是任何其他民间舞都无法比拟的。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已出现以数人集体祭龙求雨的文字;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的记录中已有明确的各种舞龙求雨的记载;此后历朝历代的诗文中记录宫廷或民间舞龙的文字屡见不鲜。直至现在,龙舞仍是民间喜庆节令场合普遍存在的舞蹈形式之一。龙舞最基本的表现手段是其道具造型、构图变化和动作套路。 【 详细>>】
灯舞是历史悠久的中国民间舞。主要在元宵节表演,至少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灯舞源于灯节,是灯的制作工艺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彩灯作道具的舞蹈形式,因灯的造型不同而有各种名称,其表演以南方见长。明、清两代己盛行灯舞,清代文献中记载比较多。灯舞主要在夜晚表演,彩灯照耀中灯、人相映情趣盎然,或通过彩灯形成不同的队形、图案,或摆成“吉祥”“天下太平”等字样,或在变化与穿插中表现各种意境。 【 详细>>】
土家族"撒叶儿嗬",是湖北清江流域中游地区土家的一种祭祀歌舞。"撒叶儿嗬"即跳丧或"跳丧鼓"。2006年,土家族撒叶儿嗬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撒叶儿嗬"是一种传统祭祀歌舞,乡亲们聚在孝家堂屋里的亡者灵柩前,男人载歌载舞,女人们穿戴着鲜亮服饰围观助兴,这种活动往往通宵达旦的举行。土家族认为人的生死有如四季变化,是自然而然的,享尽天年的老人辞世是顺应自然规律,值得庆贺。 【 详细>>】
“肉连响”是指湖北省 利川市土生土长的、以独特的肢体表演为主要形式的少数民族地方舞蹈品种,流行在该市的都亭、柏杨、汪营一带,舞蹈主要以手掌击额、肩、脸、臂、肘、腰、腿等部位发出有节奏的响声而得名。“肉连响”以往曾称“肉莲湘”,动作与民间传统舞蹈“打莲湘”相仿。因舞蹈以其肉体碰击发出响声为其突出特色,乡民习惯称之为“肉连响”。“肉连响”舞蹈动作诙谐、明快,深受群众欢迎,但因表演难度大,动作要求高而使习艺者不多。2008年06月07日,湖北省利川市申报的“肉连响”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中国十大锅庄舞非物质文化遗产 藏族锅庄舞哪里最有名
锅庄舞,又称为“果卓”“歌庄”“卓”等,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广泛分布着西藏、四川、甘肃、青海等藏族聚居区。那么,锅庄舞哪个地方最出名?MAIGOO小编为你整理了中国十大锅庄舞非遗项目,包括迪庆锅庄舞、昌都锅庄舞、玉树卓舞、称多白龙卓舞、金川马奈锅庄舞、甘孜锅庄、囊谦卓干玛、甘南锅庄舞、木雅锅庄、德格卓且,一起来看看中国藏族锅庄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河南省十大著名国家非遗名录 河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河南省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文化底蕴丰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项目众多。那么,河南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MAIGOO小编为你整理了河南十大著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名录,有豫剧、少林功夫、汴绣、信阳毛尖茶、罗山皮影戏、洛阳唐三彩、汝瓷、朱仙镇木版年画、洛阳牡丹花会、灵宝剪纸等河南著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起来看看河南非遗项目名单吧。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_技艺_文学_美术_音乐_戏剧_曲艺_舞蹈_医药_体育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由文化部确定并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方式。国务院先后于2006年、2008年、2011、2014年和2021年公布了五批国家级项目名录,共计10个类别155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间文学类167项,传统音乐类189项,传统舞蹈类144项,传统戏剧类171项,曲艺类145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109项,传统美术类139项,传统技艺类287项,传统医药类23项,民俗类183项。本文就从不同类别给大家汇总这些文化遗产名单。
非物质文化遗产 艺人经纪 ★★★★
1.5w+ 85
海南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海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海南民间文化极其丰富,且颇具深厚的地方特色,是中华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你知道海南的文化遗产吗?本文MAIgoo小编整理了海南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黎族三月三节、儋州调声、海南椰雕、琼剧、崖州民歌、黎族竹木器乐、南海航道更路经、黎族服饰、黎族树皮布制作技艺等,了解更多海南非遗文化请看下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 海南省 ★★★
2.2w+ 5
中国十大狮舞非遗项目 中国哪里的狮舞最有名 狮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狮舞,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舞狮子”,是中国最广为流传的民间舞蹈之一,舞狮有南北之分,分为南狮和北狮,那么,中国舞狮子哪里最出名?MAIGOO小编为你整理了中国十大狮舞,包括广东醒狮、徐水舞狮、小相狮舞、天塔狮舞、青狮、沧县狮舞、藤县狮舞、松岗七星狮舞、布依族高台狮灯舞、黄沙狮子,其中,广东醒狮是南派狮舞代表,而徐水舞狮素有“北狮之宗”美誉,一起来看看狮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 舞蹈 ★★★
2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