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标准化发展在现代社会大生产的环境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性意义。企业若想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可以采用国际标准提高企业标准化水平,建立以产品标准为核心的有效的标准体系。产品使用采标标志,表明该企业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质量有保证,有利于提高产品信誉和社会度。本期小编整理了国际标准相关资讯,其中包括国际标准产品认证、国际标准化组织名单,一起往下了解吧。
国际标准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的标准,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
采用国际标准是指将国际标准的内容,经过分析研究和试验验证,等同或修改转化为我国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并按我国标准审批发布程序审批发布。
采用国际标准产品标志简称“采标标志”,是我国产品采用国际标准的一种专用说明标志,是企业对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或国际水平的自我声明形式。
企业使用采标标志,即向用户表明自己的产品是执行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我国标准,且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或国际水平,依法受到保护。有利于提高产品信誉和社会度,扩大销路,占领市场,提高经济效益。
采标标志外圈表示“中国制造”用CHINA的一个字母C表示、里面是地球和ISO、IEC图样,表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订的国际标准,下面“采用国际标准产品”8个字画龙点睛地表示使用采标标志的产品系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标准,质量达到国际水平或国标水平。
(一)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正式登记、注册的企业产品;
(二)产品正式批量生产;
(三)产品具有合法、有效的采标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或企业标准;
(四)产品按等同、修改采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或企业标准组织生产,而且产品质量稳定达到标准要求。
一般来说,“采用国际标准产品标志证书”有效期5年,对要继续使用证书的企业,应在有效期满前六个月内,按要求提出复审申请。
采标标志的使用者,如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应停止使用采标标志:
(一)发现使用采标标志的产品质量达不到标准要求时;
(二)发生产品质量事故造成严重后果时。
说明:各地对于采用国际标准产品的规定有些许出入,以上申请条件等信息仅供大致参考,具体以当地监督管理局公告为准。
ISO、IEC及ITU是目前世界上三个最主要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它们与WTO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对全球的经济和市场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技术推动作用,其中ISO是世界上最大、最有权威性的国际标准化专门机构。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是国际标准化领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织,前身是国家标准化协会国际联合会和联合国标准协调委员会。ISO国际标准组织成立于1947年,总部设于瑞士日内瓦,其成员由来自世界上100多个国家的国家标准化团体组成,中国是ISO的正式成员,代表中国参加ISO的国家机构是中国国家技术监督局(CSBTS)。
ISO的宗旨
宗旨是"在世界范围内促进标准化工作的发展,以便于国际物资交流和互助,并扩大在文化、科学、技术和经济方面的合作。"它的主要活动是制订ISO标准,协调世界范围内的标准化工作,报道国际标准化的交流情况,以及同其他国际性组织进行合作,共同研究有关标准化问题。
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o technical Commission,简称IEC),成立于1906年,它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国际性电工标准化机构,负责有关电气工程和电子工程领域中的国际标准化工作,IEC标准的权威性是世界公认的。
IEC的宗旨
宗旨是促进电工标准的国际统一,电气、电子工程领域中标准化及有关方面的国际合作,增进国际间的相互了解,为实现这一目的,出版包括国际标准在内的各种出版物,并希望各国家委员会在其本国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使用这些国际标准。IEC的工作领域包括了电力、电子、电信和原子能方面的电工技术。
ITU是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的简称,是联合国专门机构之一,主管信息通信技术事务,由无线电通信、标准化和发展三大核心部门组成,其成员包括191个成员国和700多个部门成员及部门准成员,成立于1865年5月17日,是由法、德、俄等20个国家在巴黎会议上为了顺利实现国际电报通信而成立的国际组织。总部设在日内瓦。
ITU的宗旨
宗旨是维护和扩大会员国之间的合作,以改进和合理使用各种电信;促进提供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促进技术设施的发展及其最有效的运营,以提高电信业务的效率;扩大技术设施的用途并尽量使之为公众普遍利用;促进电信业务的使用,为和平联系提供方便。
名称 | 名称 |
国际计量局(BIPM) | 国际煤气工业联合会(IGU) |
国际人造纤维标准化局(BISFN) | 国际制冷学会(IIR) |
食品法典委员会(CAC) | 国际劳工组织(ILO) |
时空系统咨询委员会(CCSDS) | 国际海底组织(IMO) |
国际建筑研究实验与文献委员会(CIB) | 国际种子检验协会(ISTA) |
国际照明委会员(CIE) | 国际电信联盟(ITU) |
国际内燃机会议(CIMAC) | 国际理论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 |
国际牙科联合会(FDI) | 国际毛纺组织(IWTO) |
国际信息与文献联合会(FID) | 国际动物流行病学局(OIE) |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 | 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 |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 | 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局(OIV) |
国际民航组织(ICAO) | 材料与结构研究实验所国际联合会(RILEM) |
国际谷类加工食品科学技术协会(ICC) | 贸易从息交流流促进委员会(TraFIX) |
国际排灌研究委员会(ICID) | 国际铁路联盟(UIC) |
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 | 经营、交易和运输程序和实施促进中心(UN/CEFACT) |
国际辐射单位和测试委员会(ICRU)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
国际制酪业联合会(IDF) | 国际海关组织(WHO) |
万围网工程特别工作组(IEIF) |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 |
国际图书馆协会与学会联合会(IFIA) | 世界气象组织(WMO) |
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