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音耳罩顾名思义,是一种能够隔绝外界噪音、保护听力安全的防护用品,尤其适用于需要长时间在噪音环境下工作的人,如工厂工人、机场地勤人员等。那么防噪音耳罩专利有哪些?本期小编整理了防噪音耳罩行业专利相关资讯,带你了解历年隔音耳罩专利申请趋势,以及申请隔音耳罩专利的企业有哪些。
泰克曼(南京)电子有限公司取得了一项名为“防护耳罩及其组件”的实用新型专利,涉及在工业现场使用的防护耳罩组件、特别是这种组件的防护耳罩。在此实用新型中,使用者能够方便且可靠地将外盖锁定至防护耳罩的壳体基座,从而确保防护耳罩的电子器件能够安全地受到保护。另外,在需要时,使用者也可以方便地拆卸外盖,对电子器件进行检修或者更换。
申请号 | CN202120721250.X |
申请日 | 2021.04.09 |
代理人 | 刘兴鹏 |
代理机构 | 北京永新同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6 |
公开号(授权) | CN214967652U |
公开日期(授权) | 2021.12.03 |
申请人(授权) | 泰克曼(南京)电子有限公司 |
发明人(授权) | 吴子乾 |
IPC分类(授权) | A61F11/14 |
浙江浙能德清分布式能源有限公司取得了一项名为“一种报警式安全帽隔音耳罩”的实用新型专利。该实用新型通过柔性连接支架和弹性件调整工作者佩戴耳罩前后、轻触开关的触头和耳垫的接触状态,并辅以分贝仪、轻触开关和主控芯片联合控制振动报警器的启闭,从而能在噪声环境下对工作者起到噪音超标报警作用,迫使工作者主动佩戴耳罩,具有降低环境噪音、避免听觉疲劳的优点。
申请号 | CN202321148257.2 |
申请日 | 2023.05.10 |
代理人 | 季健康 |
代理机构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0 |
公开号(授权) | CN219629934U |
公开日期(授权) | 2023.09.05 |
申请人(授权) | 浙江浙能德清分布式能源有限公司 |
发明人(授权) | 杨毅涛; 邱成龙; 沈舒舒; 沈林良; 嵇晓伟; 姚海亮 |
IPC分类(授权) | A61F11/14 |
杭州佐翰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了一项名为“一种报警式安全帽隔音耳罩”的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属于隔音耳罩技术领域,其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隔音板、真空隔层、环形螺纹槽、魔术贴毛面和魔术贴勾面,通过隔音板和真空隔层的作用下保证耳罩的隔离效果,且通过环形隔音垫提高耳机的隔音效果,且通过转动环形板,使环形板带动内螺纹筒在环形螺纹槽的内部活动,使内螺纹筒脱离环形螺纹槽,便于对环形板进行拆卸,便于对弹性罩进行拆卸清洗,且通过拉动环形隔音垫,使魔术贴毛面远离魔术贴勾面,便于对环形隔音垫进行拆卸清洗,便于对设备进行清洁维护。
申请号 | CN202321145863.9 |
申请日 | 2023.05.12 |
代理人 | 孙蕾蕾 |
代理机构 | 郑州欧凯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66 |
公开号(授权) | CN219740588U |
公开日期(授权) | 2023.09.22 |
申请人(授权) | 杭州佐翰科技有限公司 |
发明人(授权) | 徐汉文 |
IPC分类(授权) | H04R1/10 |
苏州鑫又满电子有限公司取得了一项名为“一种可调节的防噪音耳罩”的实用新型专利,涉及防噪音耳罩领域。该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调节装置,有效对罩体进行调节,增加了设备的易用性,降低了设备的操作难度,便于进行使用,增加了设备的稳定性,减少了设备的使用难度。
申请号 | CN202223102693.4 |
申请日 | 2022.11.22 |
公开号(授权) | CN218979446U |
公开日期(授权) | 2023.05.09 |
申请人(授权) | 苏州鑫又满电子有限公司 |
发明人(授权) | 陈枫 |
IPC分类(授权) | A61F11/14 |
潍坊新力超导磁电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了一项名为“一种磁共振噪音防护耳罩”的实用新型专利,涉及噪音防护技术领域。当进行磁共振成像时,可将防护耳罩戴在使用者头上,两个罩体可保护使用者不被噪音所影响,然后可以调整反射镜组件的位置,使得使用者可以通过反射镜组件观察到外部环境或者医生指令;如此设置,就可以使得使用者在能够防护噪音的同时能够观察外部环境和医生指令,从而减少使用者的紧张情绪。
申请号 | CN202420258108.X |
申请日 | 2024.02.02 |
代理人 | 薛娇 |
代理机构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公开号(授权) | CN220572312U |
公开日期(授权) | 2024.03.12 |
申请人(授权) | 潍坊新力超导磁电科技有限公司 |
发明人(授权) | 张义廷; 王前; 王兆连; 唐国鹏 |
IPC分类(授权) | A61F11/14 |
小编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中以“隔音耳罩”、“防噪声耳罩”、“降噪耳罩”为“发明名称”进行检索,发现截至2025年1月17日,隔音耳罩行业共计有157项专利。在2019至2024年期间,隔音耳罩专利申请数量整体呈波动趋势,此期间2023年全行业申请最多,共有20项隔音耳罩专利。
序号 | 申请人 | 申请量(项) |
1 | 刘维维 | 10 |
2 | 广州金海纳防护用品有限公司 | 9 |
3 | 广东金海纳实业有限公司 | 5 |
4 | 吉林大学 | 4 |
5 | 杭州佐翰科技有限公司 | 4 |
6 | 苏州登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4 |
7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3 |
8 | 苏州力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3 |
9 | 苏州欧利嘉电子有限公司 | 3 |
10 | 东莞市开来电子有限公司 | 2 |
纵观整个隔音耳罩行业申请的专利,行业拥有的专利主要集中在实用新型专利,占比超一半;外观、发明专利数量较少。另外每项领域都有专门对应的IPC分类号,其中A61F11/00分类号被应用最多,157项公开专利中有92项专利与这项分类号有关,占比近6成。
技术领域 | 含义 | 申请量(项) |
A61F11/00 | 治疗耳朵或恢复听觉的方法或设备;非电助听器;使耳科患者通过听觉以外的生理感觉实现听觉感知的方法或装置;携于身上或手中的耳保护器件 | 92 |
H04R1/00 | 传感器的零部件 | 18 |
H04R3/00 | 用于传感器的电路 | 10 |
A61B5/00 | 用于诊断目的的测量 | 9 |
G10K11/00 | 声音的发送、传导或定向的一般方法或装置;防止或减小噪声或其他声波的一般方法或装置 | 9 |
G10L21/00 | 为了改变语音或声音信号的质量或其可识度而处理语音或声音信号,以产生另一种可听的或非可听的信号,例如视觉信号或触觉信号 | 4 |
A61F9/00 | 治疗眼睛的方法或设备;放置隐形眼镜的装置;纠正斜视的仪器;引导盲人的仪器;携于身上或手中的眼保护器具 | 3 |
G04B47/00 | 与其他物件组合后不干扰计时器的正常运转或计时工作的计时器 | 3 |
A41D13/00 | 职业、工业或运动防护衣,如能防护打击或拳击的外科医生的长袍或服装 | 2 |
A42B3/00 | 头盔;盔盖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