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榜单研究员314号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导语
山西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的文明,积淀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其中既有以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遗产,又有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十分丰富。那么山西国家级非遗文化有哪些被?本文盘点了山西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括左权开花调、董永传说、五台山佛乐、晋剧、秧歌戏、北路梆子、锣鼓杂戏等,下面随买购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山西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西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左权开花调,是流行于山西省太行山区的民间音乐。左权民歌风格在隋代开始形成,20世纪30年代,左权开花调从左权民歌中派生出来。左权开花调歌构思精巧,歌词新颖,衬词衬句凸显了浓厚的地方色彩,感染力很强。2006年5月20日,山西省左权县申报的左权开花调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11月12日,左权开花调入选调整后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 详细>>】
山西非物质文化有哪些?董永传说,是中国广为流传的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最早载于西汉刘向的《孝子传》。相传董永卖身葬父,孝行感天,七仙女下凡与之婚配;七仙女一夜织成十匹锦缎,将董永三年工期改为百日;天上玉帝查出七仙女私下凡尘,降旨七仙女午时三刻返回天庭,夫妻就此诀别,一年后七仙女送子下凡。董永传说在中国农村地区广泛流传,成为两千多年来故事嬗变和文学移植的母本,对后世影响深远。2006年5月20日,董永传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五台山佛乐,是流行于山西省五台县五台山一带的传统音乐,包括声乐和器乐两部分。五台山佛乐是音乐艺术与宗教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发展中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也是五台山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MaiGoo小编了解,五台山佛乐被认为是北方佛教音乐的代表,除五台山所属地域外,在整个北方及全国都有较大的影响。2006年5月20日,五台山佛乐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晋剧,又名山西梆子,因产生于山西中部,故又称中路梆子,也称为“中戏”,是山西四大梆子剧种之一。晋剧主要流行于山西中、北部及陕西、内蒙古和河北的部分地区,其特点是旋律婉转、流畅,曲调柔美、圆润、亲切,道白清晰,具有晋中地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自己独特风格。2006年05月20日,晋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秧歌戏是在中国广泛流行的一种传统戏曲艺术,主要分布于山西、河北、陕西及内蒙古、山东等地。它起源于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在田间地头劳动时所唱的歌曲,后与中国民间舞蹈、杂技、武术等表演艺术相结合,在每年的正月社火时演唱带有故事情节的节目,逐步形成戏曲形式。扭秧歌最早是以唱歌的行式出现,后来发展成舞蹈和戏剧表演,并流行于中国南北各地,逐步演变成灯会,年节中必须表演的习俗。2006年5月20日,秧歌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北路梆子,又名“上路戏”,是山西四大梆子之一,也是山西北部的大同、朔州、忻州及内蒙古、河北的部分地区地方传统戏剧。其唱腔、曲调、念白均同蒲州梆子相近,但普调更高亢。后来又受了河北梆子一些影响,特别注重唱功,创造了很多花腔。2006年5月20日,北路梆子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锣鼓杂戏,也称“铙鼓杂戏”、“龙岩杂戏”,是山西省、河南省的地方传统戏剧。锣鼓杂戏的唱腔音乐体制为吟诵体,以吟为主,间以散文念白。锣鼓杂戏的伴奏乐器没有弦乐,而以大锣大鼓为主;在表演上有许多固定的程式动作,如武戏中的枪挑盔缨、刀削马蹄、搭弓射箭、交战突围之类,多源于武术而适当虚化。2006年5月,锣鼓杂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戏剧类。 【 详细>>】
《杨家将传说》是西北地区一种以民间说唱方式表达的文学,杨家将的故事由来已久,早在宋代便开始流传,明代熊大木写了虚实杂糅的《杨家将演义》一书,表现杨家祖孙三代抗辽保宋、英勇杀敌的业绩,使传说有了更完整的故事。说唱版《杨家将传说》在山西出世,添补了中国汉族史诗上的空白。杨家将传说于200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11月,杨家将传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 详细>>】
上党八音会,流行于山西省东南部长治、晋城一带的一种传统民间音乐形式,因演出时主要使用鼓、锣、钹、笙、箫、笛、管等八种乐器,故名八音会。上党八音会主要在古庙会、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等场合演出,演出时吹打并重,文武相接;声情并茂,高亢悲壮;歌戏互补,荡气回肠,具有鲜明的地方性和较高的艺术价值。2006年5月20日,山西省晋城市申报的上党八音会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发源于山西中部的平遥县,传布至北方广大地区,是山西省平遥县地方传统手工技艺。平遥漆器工艺文化不但在山西文化发展史上占据很重要的地位,而且在全国漆艺发展史上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山西历史文化名省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5月20日,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山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序号 名称 遗产项目编号
左权开花调 Ⅱ-1
董永传说 Ⅰ-9
五台山佛乐 Ⅱ-66
晋剧 Ⅳ-18
秧歌戏 Ⅳ-70
北路梆子 Ⅳ-20
锣鼓杂戏 Ⅳ-88
杨家将传说 Ⅰ-34
上党八音会 Ⅱ-58
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 Ⅷ-51
中医正骨疗法 Ⅸ-6
牛郎织女传说 Ⅰ-36
皮影戏 世界非遗,Ⅳ-91(国家级)
剪纸 世界非遗,Ⅶ-16(国家级)
狮舞 Ⅲ-5
清明节(传统节日) Ⅹ-2
面花 Ⅶ-53
唢呐艺术 Ⅱ-37
木版年画 Ⅶ-65
烂柯山的传说 Ⅰ-106
更多相关榜单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推荐入榜>> 纠错>> 投诉侵权>>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山西省非遗传承人名录 山西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掌握并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贵知识和精湛技艺,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的宝库,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代表性人物。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有294人确定为山西省第五批非遗传承人。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具体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浙江省十大著名国家非遗名录 浙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浙江是“非遗大省”,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无数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浙江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MAIGOO小编整理了浙江十大著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名录,有越剧、中国传统蚕桑丝织技艺(杭罗/织锦)、绍兴黄酒、金华火腿、白蛇传说·梁祝传说、丽水龙泉青瓷烧制技艺、海宁皮影戏、乐清细纹刻纸、永嘉昆曲、瓯绣、湖州湖笔等浙江著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起来看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 ★★★
3.1w+ 11
山西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山西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的文明,积淀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其中既有以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遗产,又有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十分丰富。那么山西国家级非遗文化有哪些被?本文盘点了山西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括左权开花调、董永传说、五台山佛乐、晋剧、秧歌戏、北路梆子、锣鼓杂戏等,下面随买购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西省 ★★★
4.7w+ 25
上海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海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海有哪些非物质文化?据maigoo小编所知,上海现有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共220项,其中包括有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曲、曲艺、传统体育和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等。本文整理了上海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沪剧、锣鼓书、上海绒绣、顾绣、越剧、浦东说书、毛笔制作技艺等,还为大家盘点了上海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起来了解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海市 ★★★
2.9w+ 22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名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所规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要原则之一。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不仅肩负着延续传统文脉的使命,彰显着遗产实践能力的最高水平,还不断地将天才般的个性创造融入传承实践活动中,对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久传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文化主管部门先后命名了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计3998人,以下是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