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云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榜单研究员314号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导语
云南作为我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除汉族以外,还有彝族、苗族、回族、傣族等25个少数民族,因此使得云南的民族文化非常多样性,成为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那么云南非物质文化有哪些呢?本文整理了云南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括傣族孔雀舞、傣族泼水节、贝叶经制作技艺、傣族织锦技艺、阿诗玛、彝族海菜腔、傣剧、白族扎染技艺等非遗项目,下面maigoo小编还盘点了云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起来看看吧。
云南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云南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傣族孔雀舞是云南省瑞丽市民间传统舞蹈,主要流布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瑞丽、潞西及西双版纳、孟定、孟达、景谷、沧源等傣族聚居区。傣族孔雀舞风格轻盈灵秀,情感表达细腻,舞姿婀娜优美,是傣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有较高的审美价值。2006年5月20日,傣族孔雀舞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傣族泼水节,又名“浴佛节”,是流行于云南省傣族人民聚居地的传统节日。据MaiGoo小编了解,泼水节一般在傣历六月中旬(即农历清明前后十天左右)举行,是西双版纳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其内容包括民俗活动、艺术表演、经贸交流等类别,具体节日活动有泼水、赶摆、赛龙舟、浴佛、诵经、章哈演唱和孔雀舞、白象舞表演等。2006年5月20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申报的傣族泼水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申报的傣族泼水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贝叶经是指刻写在经过处理的热带植物贝叶棕上的佛经,贝叶经过多道传统特殊工艺处理后,能防虫、防水、防变形,用贝叶抄写的经书,能够千百年流传下来。作为云南非遗项目,贝叶经是傣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重要的史学、民族学研究价值,被称为“刻在树叶上的傣族文化”,是中国所独有,也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瑰宝之一。贝叶经制作技艺是云南西双版纳地方传统技艺,2008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傣族织锦技艺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地方传统手工织锦技艺之一,其图案的设计是通过熟练的纺织技巧创造出来的,多是单色面,用纬线起花,对花纹的组织非常严谨。傣锦反映了傣族农耕社会的面貌,在许多其他民族农耕社会相关的手工艺都消亡的时候,傣锦就显得特别珍罕。2008年6月7日,傣族织锦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阿诗玛是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地方传统民间文学,使用口传诗体语言,讲述或演唱阿诗玛的故事,主要流传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彝族撒尼人聚居区。阿诗玛不屈不挠地同强权势力作斗争的故事,揭示了光明终将代替黑暗、善美终将代替丑恶、自由终将代替压迫与禁锢的人类理想,反映了彝族撒尼人“断得弯不得”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2006年5月20日,阿诗玛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彝族海菜腔,歌唱历史悠久,在形成及发展过程中深受明清时期汉族移民所带来的汉族文化影响,是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地方传统音乐。一首完整的海菜腔曲调通常由拘腔、空腔、正七腔及白话腔等部分组成,结构复杂,篇幅宏大,是一种由多乐段组合,集独唱、对唱、领唱、齐唱、合唱等形式于一体的大型声乐套曲。彝族海菜腔代表性曲目有《哥唱小曲妹来学》、《石屏橄榄菜》等。2006年5月20日,彝族海菜腔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傣剧是集傣族文学、傣族音乐、傣族舞蹈为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具有鲜明的傣族特色,是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方传统戏剧,在傣族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傣剧发源于有一定人物情节的傣族歌舞表演及佛经讲唱,后吸收滇剧、皮影戏的艺术营养,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形式。2006年5月20日,傣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白族扎染技艺是云南省大理市地方传统纺织品染色技艺,扎染一般以棉白布或棉麻混纺白布为原料,染料主要是植物蓝靛(云南民间俗称板兰根)。大理白族扎染显示出浓郁的民间艺术风格,一千多种纹样是千百年来白族历史文化的缩影,折射出白族的民情风俗与审美情趣,与各种工艺手段一起构成富有魅力的大理白族织染文化。2006年5月20日,白族扎染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彝族火把节是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享有"中国民族风情第一节"、"东方狂欢夜"的美誉,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日,彝族各村寨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祭天地、祭火、祭祖先、驱除邪恶,祈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体现了彝族人民尊重自然规律,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2006年5月20日,彝族火把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云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序号 名称 遗产项目编号
傣族孔雀舞 Ⅲ-27
傣族泼水节 Ⅹ-8
贝叶经制作技艺 Ⅷ-142
傣族织锦技艺 Ⅷ-106
阿诗玛 Ⅰ-28
彝族海菜腔 Ⅱ-31
傣剧 Ⅳ-86
扎染技艺 Ⅷ-26
火把节 Ⅹ-10
皮影戏 世界非遗,Ⅳ-91(国家级)
剪纸 世界非遗,Ⅶ-16(国家级)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习俗 世界非遗,Ⅹ-107(国家级)
格萨(斯)尔 世界非遗,Ⅰ-27(国家级)
藤编 Ⅶ-123
童谣 Ⅰ-78
苗族花山节 Ⅹ-146
抬阁 Ⅹ-87
建筑彩绘 Ⅶ-96
梅葛 Ⅰ-63
木雕 Ⅶ-58
更多相关榜单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推荐入榜>> 纠错>> 投诉侵权>>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云南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公布 云南省级非遗传承人名单
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建设,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本次名单共有508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入选,涵盖传统技艺、传统舞蹈、传统音乐、民间文学、民俗等类别。下面小编整理了云南第七批非遗传承人名单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各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各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下面就随MAIGOO小编一起来了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各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 ★★★
4.4w+ 23
山东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东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山东非遗文化有哪些?据maigoo小编了解,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曲艺、传统体育与竞技等众多种类。本文整理了山东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风筝制作技艺、锡雕、山东大鼓、柳子戏、山东琴书、崂山民间故事、杨家埠木版年画、鲁锦织造技艺、莺歌柳书、山东花鼓等,下面还为大家盘点了山东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起来看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东省 ★★★
2.5w+ 22
浙江省十大著名国家非遗名录 浙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浙江是“非遗大省”,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无数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浙江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MAIGOO小编整理了浙江十大著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名录,有越剧、中国传统蚕桑丝织技艺(杭罗/织锦)、绍兴黄酒、金华火腿、白蛇传说·梁祝传说、丽水龙泉青瓷烧制技艺、海宁皮影戏、乐清细纹刻纸、永嘉昆曲、瓯绣、湖州湖笔等浙江著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起来看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 ★★★
3.1w+ 11
湖南十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湖南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湖南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千百年来,汉族与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热土上,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一批精深博大、丰富多彩且具有浓郁湖南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了绚丽多彩的湖南“非遗画卷”。那么,湖南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MAIGOO小编整理了湖南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湘绣、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湘剧、湖南花鼓戏、安化黑茶及制作技艺、湖南皮影戏、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湘昆、湘西土家族织锦技艺等,一起来看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湖南省 ★★★
5.3w+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