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陕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榜单研究员314号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导语
陕西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国古人类和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那么陕西非物质文化有哪些呢?本文整理了陕西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括西安鼓乐、陕北秧歌、秦腔、陕北民歌、榆林小曲、凤翔木版年画、陕北说书、黄帝陵祭典、韩城秧歌、凤翔泥塑等非遗项目,下面maigoo小编还盘点了陕西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起来看看吧。
陕西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陕西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安鼓乐是流传于西安(古长安)及周边地区的传统音乐,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西安鼓乐源于唐代燕乐,之后又融入了宫廷音乐,安史之乱期间随宫廷乐师的流亡而流入民间。西安鼓乐曲目丰富、内容广泛、调式风格多异、曲式结构复杂庞大,演奏形式有坐乐、行乐,其中还包括有套曲、散曲、歌章、念词等。2006年5月20日,西安鼓乐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西安鼓乐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详细>>】
陕北秧歌又称“闹红火”“闹秧歌”“闹社火”“闹阳歌”等,是流传于陕北高原的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和代表性的传统舞蹈,主要分布在陕西榆林、延安、绥德、米脂等地。据MaiGoo小编了解,其中以绥德秧歌具有代表性,绥德可谓陕北秧歌的中心,那里的农村仍保留传统的秧歌表演程式、礼俗和风格特色。秧歌吸收当地流传的水船、跑驴、高跷、狮子、踢场子等形式中的艺术元素,组成浩浩荡荡的秧歌队。2006年5月20日,陕西省绥德县申报的秧歌(陕北秧歌)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秦腔,别称“梆子腔”,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源于西府(核心地区是陕西省宝鸡市的岐山与凤翔)。秦腔成形后,流传全国各地,因其整套成熟、完整的表演体系,对各地的剧种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并直接影响了梆子腔成为梆子腔剧种的始祖。秦腔的表演技艺朴实、粗犷、豪放,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浓厚,技巧丰富。2006年5月20日,秦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陕北民歌是主要流传在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上的的传统音乐,其历史形成时间较早,如民歌信天游即产生于周代中期,至汉代稳定成形。陕北民歌主要包括信天游、山曲、爬山调、船工号子、大秧歌调、旱船曲、酒曲、二人台、榆林小曲、清涧道情、传统小调及众多风俗歌曲等共两万七千余首。其代表性曲目《东方红》、《兰花花》、《三十里铺》、《赶牲灵》等。2008年6月,陕西省榆林市、延安市申报的陕北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榆林小曲又称榆林清唱曲、府谷小曲,是一种带乐器伴奏的坐唱艺术形式,发源于陕北府谷县,流布于陕北神木、府谷和晋北以及内蒙部分地区。榆林小曲的唱词,融雅、俗于一体,在语言风格和语言结构上既有一般文人的遣词用字,又有当地方言土语,演唱形式简单、轻便、灵活,代表剧目有《日落黄昏》、《梁山伯与祝英台》等。2006年5月20日,榆林小曲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凤翔木版年画是中国传统民间年画的一大流派,始于唐宋,盛于明清,被国外收藏家赞誉为“东方智慧的结晶”,在世界各著名博物馆皆有收藏,是著名的陕西文化遗产。凤翔木版年画主要分为门画、十美画、风俗画、戏剧故事画、家宅六神画和窗花画六类;品种最多的时候有六百多种,经过木板年画的第二十代传人邰立平数十年的恢复、挖掘、整理和创新的有四百多种。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陕北说书主要流行于陕西省北部的延安和榆林等地,最初是由穷苦盲人运用陕北的民歌小调演唱一些传说故事,后来吸收眉户、秦腔及道情和信天游的曲调,逐步形成为说唱表演长篇故事的说书形式。陕北说书的曲调激扬粗犷,优美动听,富于变化,素有“九腔十八调”之称。陕北说书经典剧目有《刘巧儿团圆》《王贵与李香香》《李双双》等。2006年5月20日,陕北说书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黄帝陵祭典大致可分为官(公)祭、民祭两种形式,是流行于陕西省黄陵县的祀典礼仪。轩辕黄帝开历史之先河,创中华之文化,被奉为中华民族始祖,为了纪念和缅怀始祖精神,先民就有了隆重的祭祀活动,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祭祀活动,都能吸引上万人参加。2006年5月20日,陕西省黄陵县申报的黄帝陵祭典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韩城秧歌,俗称“唱秧歌”、“对对戏”,是融说唱、民歌、舞蹈为一体而以说唱统领整个表演的一种综合性曲艺形式。韩城秧歌源于后唐宫廷,清光绪年间进入鼎盛期,诞生于民歌和元杂剧的“嫁接”,主要流行在陕西韩城及周边地区。其经典剧目主要有《自本熬活》、《游九洲》、《十月怀胎》等。2008年6月7日,韩城秧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凤翔彩绘泥塑是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当地人俗称泥货。凤翔泥塑汲取了古代石刻、年画、剪纸和刺绣中的纹饰,造型夸张,色彩鲜艳,深受人们喜爱。过去逢年过节或赶庙会,当地人以泥塑为礼品,加孩子满月,长辈要送坐虎。其形态逼真、粗犷夸张、简练概括、色彩大红大绿或素描。2006年5月20日,凤翔泥塑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陕西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序号 名称 遗产项目编号
西安鼓乐 世界非遗,Ⅱ-61(国家级)
秧歌 Ⅲ-2
秦腔 Ⅳ-16
陕北民歌 Ⅱ-73
榆林小曲 Ⅴ-28
凤翔木版年画 Ⅶ-12
陕北说书 Ⅴ-14
黄帝陵祭典 Ⅹ-32
韩城秧歌 Ⅴ-90
泥塑 Ⅶ-47
中医正骨疗法 Ⅸ-6
牛郎织女传说 Ⅰ-36
皮影戏 世界非遗,Ⅳ-91(国家级)
剪纸 世界非遗,Ⅶ-16(国家级)
木兰传说 Ⅰ-50
古琴艺术 世界非遗,Ⅱ-34(国家级)
面花 Ⅶ-53
唢呐艺术 Ⅱ-37
藤编 Ⅶ-123
建筑彩绘 Ⅶ-96
更多相关榜单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推荐入榜>> 纠错>> 投诉侵权>>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西安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安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西安市具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
西安有着“十三朝古都”之美誉,千百年来,留下了许多古老珍贵的文化瑰宝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截至2022年8月,西安共拥有世界级非遗项目1项、国家级非遗项目12项、省级非遗项目101项等,那么西安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本文就为你整理了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代表项目,包括西安鼓乐、秦腔、牛郎织女传说、同盛祥牛羊肉泡馍制作技艺、临潼道情皮影戏、唐三彩烧制技艺、秦绣、长安泥塑技艺等西安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起随MAIGOO小编来看看西安的代表性非遗项目。
安徽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安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安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众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安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吗?本文整理了安徽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黄梅戏、徽剧、珠算、宣纸传统制作技艺、凤阳花鼓、花鼓灯、孔雀东南飞传说、淮北梆子戏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构成安徽特有的文化魅力,是安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智慧结晶,下面一起随MAIgoo编辑来看看这些安徽非遗文化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安徽省 ★★★
3w+ 15
云南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云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云南作为我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除汉族以外,还有彝族、苗族、回族、傣族等25个少数民族,因此使得云南的民族文化非常多样性,成为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那么云南非物质文化有哪些呢?本文整理了云南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括傣族孔雀舞、傣族泼水节、贝叶经制作技艺、傣族织锦技艺、阿诗玛、彝族海菜腔、傣剧、白族扎染技艺等非遗项目,下面maigoo小编还盘点了云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起来看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云南省 ★★★
3.1w+ 25
【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艺术类】音乐_戏剧_曲艺_舞蹈_游艺杂技
表演艺术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常见的有隐约、戏剧、曲艺、舞蹈和游艺杂技等,这些文化底蕴与深度在传承与发展中,可以通过美妙的舞姿、动听的声音与动人的故事、充满魅力的表演等形式将这些优秀文化传达和讲述给后人。今天MAIGOO小编就来为您盘点一次常见的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名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所规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要原则之一。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不仅肩负着延续传统文脉的使命,彰显着遗产实践能力的最高水平,还不断地将天才般的个性创造融入传承实践活动中,对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久传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文化主管部门先后命名了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计3998人,以下是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