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榜单研究员314号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导语
河北省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形成了丰富、独特的文化,成为名符其实的文化资源大省。你知道河北的文化遗产有哪些吗?maigoo网编整理了河北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河北梆子、井陉拉花、河北鼓吹乐、太极拳、武强木版年画、蔚县剪纸、吴桥杂技、耿村民间故事等,以下还盘点了河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了解更多的河北非遗文化。
河北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北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北梆子又名京梆子、直隶梆子、卫梆子、秦腔等,是河北省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声腔剧种,主要流行于河北、天津、北京以及山东、河南、山西部分地区,是中国北方影响较大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据MaiGoo小编了解,河北梆子在剧种方面不仅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而且能很好地反映现实生活;在舞台艺术上,无论是音乐、表演以及舞台美术方面,都有极大的变化和明显的提高,从而使河北梆子增添了明朗、刚劲、华丽、委婉的特点。2006年5月20日,河北梆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井陉拉花是河北省井陉县传统舞蹈类传统舞蹈,最早源于民间的节日、庙会、典及拜神时的街头广场花会。井陉拉花不仅承袭了其他舞蹈的特点,更主要是根据井陉特有的地域特征、风俗特征而发展形成了独有的舞风。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将井陉县命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拉花之乡”;2006年5月20日,井陉拉花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河北鼓吹乐是流行于河北省永年县、抚宁县等地的传统音乐,是河北省最有影响的民间器乐曲种之一。河北鼓吹乐一曲多变,器乐组合独特,节奏强烈,曲牌曲目丰富,演奏风格粗犷热烈、欢快活泼,在人民生活中发挥着礼仪、娱乐、民俗、祭祀等多方面重要的社会功能,代表曲目主要有《一枝花》、《太行情》、《小放驴》等。2006年5月20日,河北省永年县、抚宁县申报的“河北鼓吹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太极拳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2006年5月20日,太极拳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0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5届常会将“太极拳”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详细>>】
武强年画是河北省武强县传统民间工艺品之一,因其产地在河北武强而得名,是中国民间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武强木版年画是在原始的耕作方式、佛教思想、传统观念和古老的民族习惯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民间乡土艺术,其构图丰满,线刻粗犷,设色鲜亮,装饰夸张,节俗特色浓厚。2006年5月20日,武强木版年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5月,武强木版年画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 详细>>】
蔚县剪纸是一种风格独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传统民间艺术,河北省蔚县地方传统手工剪纸技艺。蔚县剪纸作为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远古走来,历经代代传承发展,在构图、造型和色彩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有着重要的艺术价值。2006年5月20日,蔚县剪纸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吴桥杂技是河北省的传统民俗杂技艺术,主要流布于河北省吴桥县域、山东省宁津县和陵县的部分地区。吴桥杂技节目种类丰富,流布地区广,主要有肢体技巧、道具技巧、乔装仿生、驯兽、马术、传统魔术、滑稽7大类486个单项,集中体现了尚武好义、百折不挠的吴桥杂技文化精神,为人们所传颂。2006年吴桥杂技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耿村民间故事是河北省藁城市传统民间文学,其内容涉及社会学、伦理学、历史学、宗教学、哲学和文学等方面,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耿村故事表现出的审美观、价值观以及科学认识、道德教化和娱乐功能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素质、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2006年5月20日,耿村民间故事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衡水内画是河北省衡水市的一种鼻烟壶内壁绘画技艺,主要分布在衡水市及其周边地区。衡水内画引入国画的皴、擦、染、点、勾、撕等技法,是现代中国内画的代表,行业内人才济济,各有专长的一流画师就有十余人,其作品豪爽奔放,富有诗情画意,肖像着色清淡,层次分明,富有质感。2006年5月20日,衡水内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石家庄丝弦又名弦腔、弦索腔、河西调、小鼓腔、罗罗腔、女儿腔等,是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主要流传于河北省大部分地区和晋中地区东部及雁北地区。石家庄丝弦在明清俗曲的基础上衍变而来,唱腔独特,激越悠扬,慷慨奔放,代表曲目有《空印盒》、《白罗衫》、《小二姐做梦》、《赶女婿》等。2006年5月20日,石家庄丝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河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序号 名称 遗产项目编号
河北梆子 Ⅳ-22
井陉拉花 Ⅲ-3
河北鼓吹乐 Ⅱ-55
太极拳 世界非遗,Ⅵ-11(国家级)
武强木版年画 Ⅶ-2
剪纸 世界非遗,Ⅶ-16(国家级)
吴桥杂技 Ⅵ-1
耿村民间故事 Ⅰ-14
石家庄丝弦 Ⅳ-40
皮影戏 世界非遗,Ⅳ-91(国家级)
孟姜女传说 Ⅰ-8
豫剧 Ⅳ-23
龙舞 Ⅲ-4
狮舞 Ⅲ-5
泥塑 Ⅶ-47
评剧 Ⅳ-51
京绣 Ⅶ-110
秧歌 Ⅲ-2
中医诊法 Ⅸ-2
唢呐艺术 Ⅱ-37
更多相关榜单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推荐入榜>> 纠错>> 投诉侵权>>
相关推荐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名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其传承人的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的“活”的文化形态,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所规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要原则之一。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不仅肩负着延续传统文脉的使命,彰显着遗产实践能力的最高水平,还不断地将天才般的个性创造融入传承实践活动中,对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久传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河北省非遗传承人名录 河北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河北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确定175人为河北省第六批省级非遗传承人。其中包括观州锣鼓传承人朱观峰、高跷传承人陈永、西王庄丝弦传承人霍增明、西河大鼓传承人王凤仙、随手拳传承人张换朝等人。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具体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非遗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音乐项目
在当今的中国音乐中,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资源,同时也有着丰富的民间传统资源。这些历史的、民间的音乐是活着的传统,它们吸引着中外学者们的兴趣。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让传统音乐得以传承,有很多传统音乐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的传统音乐名单,包括蒙古族马头琴音乐、侗族琵琶歌、梅州客家山歌、广东汉乐、铜鼓十二调、回族民间器乐等。
【中国非遗曲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曲艺项目
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它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中国有几百种传统曲艺,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让传统曲艺得以传承,有很多传统曲艺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的传统曲艺名单,包括苏州评弹、山东大鼓、陕北说书、扬州清曲、凤阳花鼓、四川评书等。
【非遗名录】世界各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不同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包括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等方面。199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委员会决定设立“宣布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计划,又称联合国非遗名录。代表作的评选从2001年开始,每两年一次,每次一国只可申报一项,鼓励多国联合申报,不占名额。2008年起不再公布,改由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代替,新名录于2008年公布的第一批即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三个批次的合计。截至2023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共计730个。下面本文整理2001-2024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2001-2024年的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项目的名单,具体各国的非遗文化的项目请查看下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 ★★★
4.4w+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