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节十大习俗

端午节十大传统习俗 端午节有哪些民俗活动 关于端午节的风俗盘点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榜单研究员369号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作为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有着各种各样的民俗活动,你知道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吗?Maigoo小编为大家带来了端午节十大传统习俗,如:赛龙舟、端午食粽、挂艾叶菖蒲、佩香囊、采药、栓五色丝线、浸龙舟水等,一起来了解下吧。
  • 排排榜
  • 关注榜
  • 得票榜

端午节十大传统习俗榜中榜,CNPP小编主要依据民俗活动知名度/影响力,并综合参考互联网相关排行榜/榜单进行推荐,如有疑问,欢迎在末尾评论/批评指正。为我喜欢的投票>>

本榜单仅供参考使用,如果对于该榜单您有更好的建议,请 推荐入榜/提交>>

端午节十大习俗
端午节民俗活动中最有名的莫过于赛龙舟,作为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习俗,在端午前要择吉日从水下起出,祭过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在过去,人们祭祀龙神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福佑、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赛龙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及英国等,而且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 详细>>】
中国自古讲究“民以食为天”,关于端午节的风俗盘点中自然少不了吃,其中最有名的当然是吃粽子,粽子由来久远,最初是用来是祭祀祖先神灵的贡品。传入北方后,用黍米(北方产黍)做粽,称“角黍”。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形成了南北风味;从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端午食粽之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 详细>>】
挂艾叶菖蒲是十大端午节习俗之一,在端午节布置种种可驱邪祛病的花草来源亦久,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端午节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艾叶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菖蒲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而且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榻,有驱魔怯鬼之神效。 【 详细>>】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中maigoo小编最喜欢的就是佩香囊,香囊又叫香袋、香包、荷包,一般是内装香料,用五色丝线缠绕而成,或者采用彩色绸缎或布块包上棉花,掺和着川芎、白芷、排草、芩草、丁香、山艾、细辛、甘松、白芷、甘草、雄黄粉等中药粉,再用彩绸扎绣而成,下边还垂上红、绿、青、蓝、紫各种线穗,佩在胸前,香气扑鼻。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辟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用。 【 详细>>】
采药是最古老的的端午节风俗之一,民间认为端午日午时阳气旺盛,是草木一年中药性最强的一天,端午遍地皆药。采药是因端午前后草药茎叶成熟,药性好,才于此日形成此俗。中国各地民间至今仍普遍保留着端午所采之药最为灵验的信仰。支撑这类俗信的原理,自然也是基于一种宇宙论式的解说:端午或这天午时,由于季节变动致使阳气极盛,但同时也是各种草药的生长最为茂盛之时,所以,这天采的草药最为灵验、有效。 【 详细>>】
端午节有哪些民俗活动?栓五色丝线也是非常有名的一种,这是汉族的节日习俗,一般用红绿黄白黑色粗丝线搓成五色丝线饰物,系在小孩子的手臂或颈项上,自五月五日系起一直至七夕“七娘妈”生日才解下来连同金楮焚烧。还有一说,在端午节后的第一个雨天,把五彩线剪下来扔在雨中,会带来一年的好运。这些习俗传到后世,即发展成许多种漂亮饰物,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 详细>>】
浸龙舟水是中国岭南的端午传统节庆习俗,人们将端午前后的降强水称之为龙舟水、端阳水、发龙水、龙降水等,认为这种水是吉祥的水,有辟邪作用,可净身,洗去晦气,带来吉祥。在岭南地区,什么都很讲“意头”的广州人每每此时就会全家走到江边洗龙舟水,有小孩的家庭,家长会让孩子小手小脚都“浸浸”龙舟水,祈求小孩子身体健康,快高长大,驱邪避秽。沐浴龙舟圣水活动也是东莞道滘的其中一项文化活动。 【 详细>>】
8、画额
画额是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洒之,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以避毒物。”除在额头、鼻耳涂抹外,亦可涂抹他处,用意一致。山西《河曲县志》云:“端午,饮雄黄酒,用涂小儿额及两手、足心,…谓可除病延年。”
斗草又称斗百草,是一种端午民俗,于端午日外出,找些奇花异草互相比赛,以新奇或品种多者为胜,起源无考,普遍认为与中医药学的产生有关。斗草以对仗形式互报花名、草名,多者为赢,兼具植物知识、文学知识之妙趣;儿童则以叶柄相勾,捏住相拽,断者为输,再换一叶相斗。到了现代,一方面由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因为人与自然关系的疏远,成人们对这些游戏失去了兴趣,于是斗草就成了儿童游戏。每值百草丰茂的时节,杂花遍地的田野就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 详细>>】
沐兰汤也就是端午日洗的草药水,是一种常见的端午习俗,民间习俗认为,端午日午时阳气旺盛,是草木一年中药性最强的一天,端午遍地皆药。端午期间,我国不少地方有采草药煮草药水沐浴的习俗,端午草药的药性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岁时广记》卷二十二“采杂药”引《荆楚岁时记》佚文:“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关于洗草药水习俗的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西汉末的《大戴礼记》中,但文中的兰不是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或草药,有香气,可煎水沐浴。此俗至今尚存,且广泛流行。 【 详细>>】
更多相关榜单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推荐入榜>> 纠错>> 投诉侵权>>
相关推荐
青海有哪些风俗禁忌 青海生活禁忌大全
青海省世居少数民族主要为藏、回族、土、撒拉、蒙古族。其中土族和撒拉族是青海省独有的两个少数民族。青海的宗教主要有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藏族、蒙古族、 土族信仰藏传佛教,回族、撒拉族信仰伊斯兰教。各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保持着独特的、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和习俗。青海是无数旅游者心中的向往,它美丽而神奇,同样它也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有着不同的风俗和禁忌,那么青海有哪些生活习俗以及禁忌呢?接下来本文就为大家整理了青海的生活禁忌,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风俗 青海省
1w+ 104
过年舞龙的寓意和象征 过年舞狮的寓意和象征
舞龙舞狮是节日常见的一种庆祝形式,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象征意义。我们一般都认为春节舞龙舞狮可以创造一种喜庆气氛,它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而且舞龙舞狮由来已久,在古代就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过年舞龙的寓意和象征是什么?过年舞狮的寓意和象征?
七夕传统风俗有哪些 七夕节吃什么风俗食物
说起情人节,大家或许首先想到的就是2月14日西方情人节,但随着后来我国七夕节也被赋予了浪漫美好的节日寓意,因此也颇有点爱情的味道。大家对七夕节这一节日了解多少呢,七夕传统风俗有哪些呢?下面就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下七夕节的习俗,看看七夕节有哪些风俗。
社火有哪些节目表演 观看社火表演注意事项
春节、正月是团圆美满的日子,在这个重要的时节,全国各地会举办各种不同的民俗活动。其中社火表演在我国历史悠久,逢年过节及庆典盛世,都可以见到盛大的社火表演。社火有哪些节目表演呢?社火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高台、高跷、旱船、舞狮、舞龙、秧歌等,具体形式随地域而有较大差异。同时观看社火表演也要多注意安全事项及文明观看。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_技艺_文学_美术_音乐_戏剧_曲艺_舞蹈_医药_体育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由文化部确定并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方式。国务院先后于2006年、2008年、2011、2014年和2021年公布了五批国家级项目名录,共计10个类别155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间文学类167项,传统音乐类189项,传统舞蹈类144项,传统戏剧类171项,曲艺类145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109项,传统美术类139项,传统技艺类287项,传统医药类23项,民俗类183项。本文就从不同类别给大家汇总这些文化遗产名单。
非物质文化遗产 艺人经纪 ★★★★
1.5w+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