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乱弹,原名黄岩乱弹,是台州唯一的地方剧种,是浙江著名的四大乱弹之一,是民族民间文化的宝贵遗存,是戏曲的“活化石”,被誉为“中国剧坛上散发着浓郁地方特色的一朵兰花”,还被文化和旅游部列为中国318个地方剧种之一,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是台州戏剧类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台州乱弹起源于明末清初,流行于浙江东南部,唱腔十分丰富,以乱弹为主,兼唱昆曲、高腔、徽调、词调、滩簧等,是全国少有的多声腔乱弹剧种之一。其舞台语言以中原音韵结合台州官话,充满民语乡韵,通俗易懂,别具特色。
黄沙狮子,又称上桌狮子,是台州临海市的传统舞蹈,以舞、武结合和高超演技名扬四方,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域民俗特色,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成为台州民间舞蹈类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狮舞(黄沙狮子),始创于北宋年间,是汉族民间精湛武艺和传统舞狮表演的完美结合。黄沙狮子的表演由舞狮、武艺、锣鼓三个部分综合穿插组成,主要是以高难度的表演闻名各地,而且舞武一体,惟妙惟肖。舞狮表演分上半坦、下半坦二套30多个动作,不但能在地上翻滚嬉戏,又能在堆叠的四至七重八仙桌上的高台上表演各种风趣的动作。
仙居花灯,也称仙居针刺无骨花灯,是浙江台州仙居县特色传统工艺品,为台州仙居传统美术之一,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誉为“中华第一灯”“灯海明珠”“东方瑰宝”,是仙居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台州美术类代表性非遗项目。仙居花灯始于唐代,俗称“唐灯”,明清时技艺趋于成熟,花色品种多达80余种。灯身没有骨架,全由用绣花针刺成各种花纹图案的纸片粘贴而成,且轻巧能飞。针刺无骨花灯融绘画、刺绣、建筑艺术于一体,造型别致,工艺独特,古朴典雅。据Maigoo小编了解,仙居针刺无骨花灯先后荣获中国民间艺术作品金奖、澳门第四届国际艺术博览会金奖,而仙居县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黄岩翻簧竹雕是中国传统民间工艺,是黄岩民间传统工艺美术品种,因其雕刻在毛竹内壁的簧面上而得名,与青田石雕、东阳黄杨木雕并称为浙江三大雕,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也是台州民间造型艺术类最具代表性的非遗项目。黄岩翻簧竹雕始创于清道光八年,距今有近二百年历史。黄岩是国内最早制作翻簧竹雕的产区之一,也是国内目前保存该手工艺流程最完整的地区之一。黄岩翻簧竹雕工艺是将毛竹去青取簧,经过煮、压、刨、晒等工序后,胶合或镶嵌在木胎、竹片上,然后磨光,配上红木等其他装饰材料,制成花瓶、茶叶盒、笔筒、台屏、雅扇等各种工艺品,再在上面雕刻各种山水、人物、花鸟图案,最后形成色泽光润类似象牙的成品。
台州刺绣,又名“雕平绣”、“海门雕绣”,是中国民间刺绣的一种,以独有的“雕平绣”称誉海内外,其绣品立体感强,镂空的部分更是玲珑剔透,独具风格,被誉为“东方瑰宝”,成为全国重点保护的24个刺绣品种之一,被列入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是台州民间造型艺术类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台州刺绣是一种古老的绣种,早在北宋年间,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及至清末又吸收融合了西方抽纱工艺,创造了抽绣、拉绣、雕绣、镶贴等刺绣针法,形成了独特的“雕平绣”风格,逐渐发展成为全国最具地域特色的绣种之一。台州刺绣已发展形成了抽、拉、镶、雕、贴等近300种针法,工艺具备千丝描、万点绣、抽经纬、剪布底、一色线等十大特点。
临海词调,又称台州词调、才子词调、仙鹤调,由南词、昆曲和台州当地的民间小调发展而成,是浙江台州的曲艺曲种之一,流传于临海、椒江、黄岩、天台、温岭、仙居等地,是一种将声腔、音乐与本地方言相结合的曲牌体结构的曲艺演唱形式,属于台州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临海词调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台州曲艺类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临海词调的曲调以“词调”为主,分散板、中板、流水板等,词调音乐清丽婉转,飘逸清幽,常用曲牌30余种。唱词所用的语言道白,均为台州书面语;所用的乐器有二胡、洞箫、竹笛、三弦、琵琶、扬琴、檀板、碰钟等,以二胡为主要乐器;演奏节奏均以婉约平和为主。
三门祭冬是传承于台州三门县各乡镇聚族而居村落之中、在冬至举行的隆重而庄严地拜冬祭祖民俗活动,由取长流水、祷告祈天、祭祖、演祝寿戏、行敬老礼、设老人宴及与之伴生的相关民俗文化组成,具有鲜明的地方和区域文化特色,是保存至今的冬至节气民俗活动的代表,2014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6年包括三门祭冬等在内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台州民俗类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三门祭冬历史悠久,民间流传“冬至大如年”“清明吃苦燕,冬至吃甜圆”之说。目前规模最大、形态最完整、传承最完好的其中之一,便是亭旁镇杨家村的杨氏。其祭冬拜祖,已流传了700余年。
济公传说是浙江台州天台县地方民间文学,与中国民间四大传说齐名,在国内广泛流传,成为家喻户晓的中国民间故事,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民间文学遗产,也是台州民间文学类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济公传说是以南宋禅宗高僧道济的故事发展演变而来的一种民间口头文学,主要分布于浙江省以天台为中心的区域,并由此辐射全国,影响世界。 天台的济公传说内容涉及降龙罗汉投胎的济公出世传说,神童李修元的少年济公传说,济公癫狂济世、惩恶扬善、扶危济困、戏佞降魔的传说等。与济公相关的民俗风物传说也十分丰富。 MAIgoo小编推荐台州另一个著名的民间传说:刘阮传说,是我国古代四大人神恋传说之一,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彩石镶嵌是一种采用石雕、浮雕与花板雕刻相结合的技法,根据题材内容和色彩要求,配石成图,精制而成的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是流行于浙江省南部的一种传统装饰艺术,是仙居众多艺术珍品中一颗璀璨的明珠,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是台州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仙居彩石镶嵌艺术历史久远,风格独特,最早可追溯到北宋年间。仙居彩石镶嵌以叶蜡石为主要原材料,综合运用浮雕、圆雕、镂空雕等雕刻手法与榫镶、拼嵌、粘嵌等镶嵌技艺,配石成图。其作品画面层次丰富,色彩艳丽持久,小件玲珑剔透,大件气势恢宏,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文化张扬力。
临海剪纸是浙江省台州临海市传统的民间艺术之一,被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台州地区的代表性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临海剪纸相传缘起于宋末元初,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剪纸艺术种类繁多,有黑白剪纸、套色剪纸、分色剪纸等形式,题材丰富,取材多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鸟兽花草、传说故事、历史人物及吉祥图案等。临海剪纸作品细致,线条柔和,粗细皆备,整体构图完美、玲珑、秀气、雅致,并注重线面结合,在严谨中见灵秀,在精细中见匠心,寄托了百姓祈愿风调雨顺、吉庆平安的美好愿望。
研究声明: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代表榜单是Maigoo小编主要依据台州地区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传承情况以及在台州地区的影响力等因素进行选择,参考联合国、国务院及浙江省、台州市政府评选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台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综合参考互联网相关排行榜/榜单进行推荐,名单仅供参考,帮助您了解台州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有疑问,欢迎在末尾评论/交流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