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代表 杭州十大著名非遗项目 杭州市具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榜单研究员401号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杭州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截至2022年9月,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有4项,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44项,列入省级非遗名录的140项,那么,杭州最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本文就为你整理了杭州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杭罗、杭州织锦、余杭清水丝绵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蚕桑丝织技艺和以白蛇传说、梁祝传说为代表的西湖传说,以及西泠印社金石篆刻、浙派古琴艺术、西湖龙井绿茶制作技艺、杭州雕版印刷技艺、张小泉剪刀锻制技艺等杭州著名的非遗项目,一起随MAIGOO小编来看看杭州最具代表性的非遗项目。

杭州传统蚕桑丝织技艺

中国传统蚕桑丝织技艺是一种包括栽桑、养蚕、缫丝、染色和丝织等整个过程的生产技艺,是中国文化遗产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著名的传统技艺。中国传统蚕桑丝织技艺以浙江省为主提出申报,以浙江杭州、嘉兴、湖州和江苏苏州、四川成都等3省5市,共同作为蚕桑生产的主产区和蚕桑丝织文化保护地,被联合国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杭州传统蚕桑丝织技艺包括杭州织锦技艺、杭罗织造技艺、余杭清水丝绵制作技艺,都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杭罗与苏缎、云锦并称为中国的“东南三宝”而驰名中外。“杭罗织造技艺”是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中的重要代表性项目,而杭州织锦与四川蜀锦、南京云锦、苏州宋锦同称“中国四大名锦”。

西湖传说

西湖传说是浙江杭州民间传统文学,以白蛇传说、梁祝传说、济公传说、苏东坡传说、岳飞传说、于谦传说等为代表,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是杭州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中,白蛇传说和梁祝传说,与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一起并称为中国古代民间四大传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特别是白蛇传传说,是我国民间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所塑造的白娘子、许仙、法海和小青等人物形象,表达了广大人民对人性解放的渴望。传说中所保留的大量古代传统习俗,使白蛇传成为我国民俗文化信息最为丰富的口头遗产之一。杭州是梁祝传说重要的发源地之一,万松书院就是传说中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共读之处,而十八相送处,也见证了一段千古爱情。

西泠印社金石篆刻

中国篆刻艺术由古代印章艺术发展而来,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其中杭州西泠印社具有重要影响力。西泠印社由浙派篆刻家丁仁友、王福厂、叶舟、吴隐等人共同发起创建,入社者均为精擅篆刻、书画、鉴赏、考古、文史的大家。西泠印社秉承“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之宗旨,在艺术创作、学术研究、文物考古、出版交流等方面均取得辉煌成就,成为海内外金石篆刻史上一个时间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大的学术团体,获得“天下第一名社”之盛誉。西冷印社金石篆刻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中国篆刻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此外,杭州雕版印刷技艺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浙派古琴

古琴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她以其历史久远,文献浩瀚、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古琴艺术(浙派)是我国最古老的一个古琴流派,是浙江省杭州市传统音乐,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与金陵琴派、虞山琴派、广陵琴派、诸城琴派、岭南琴派等一起组成中国古琴艺术,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浙派古琴艺术流传于浙江地区,起于南宋,浙派古琴演奏追求“微、妙、圆、通”的音色,以“清、微、淡、远”的艺术境界为指归,追求文雅、恬静、简洁、洒脱的意境。经典曲目数十首,包括《潇湘水云》《渔歌》、《樵歌》《泽畔吟》等,传世的浙派琴谱则有《紫霞洞谱》《霞外琴谱》《梧冈琴谱》等十余种。

半山立夏

“半山立夏习俗”集信俗活动、社会交往、游艺习俗、节令饮食、集市活动等于一体,是杭州半山地区民众在立夏节气前后世代传承的系列送春迎夏民俗活动,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作为中国二十四节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半山立夏习俗还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杭州文化走向世界的又一名片。半山立夏习俗包括:节令信俗仪式活动,有蚕花会、立夏祭祖、娘娘诞庙会、送春迎夏仪式等;节令游艺习俗,有称人、烧野米饭、绘泥猫、跑山等;节令饮食活动,如乌米饭、蚕豆、健脚笋、立夏饼、七家茶等;节令商贸活动,有江南农桑产品交易集市。

西湖龙井制作技艺

西湖龙井,属绿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浙江杭州著名的特产茶叶,是杭州著名的特产名片。西湖龙井茶源于唐,成名于宋元明而盛于清,其制作技艺是杭州传统技艺,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是杭州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西湖龙井茶产区的茶叶栽植和制作在选育良种、勤耕栽培、精细采摘、科学炒制等有一系列茶叶生产经验,特别是在炒制过程中摸索出了一套具有鲜明技术特色的“十大手法”炒制工艺,使之呈现出“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的品质特征,使西湖龙井多次被评选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杭州雕版印刷技艺

杭州雕版印刷技艺是我国传统典籍印刷的重要技术,是中国文化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中国印刷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是杭州市西湖区传统技艺,于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与扬州雕版印刷、金陵刻经印刷技艺、同仁刻版印刷技艺等一道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杭州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杭州雕版印刷术,是将需印刷的文字或图像,书写(画)于薄纸上,再反贴于木板表面,由刻版工匠雕刻成反体凸字,即成印版。杭州雕版印刷产品历来以“选材精良、刻工精巧、印刷精美”而著称,包括蒸、取板、刨涂、磨板、描稿、拳刀、崩刀、重刀、铲底、成型、对稿、夹纸、对版、调色、干印、湿印、“刷”、“砑”、“掸”、饾版、拱花二十一种技法。

张小泉剪刀锻制技艺

张小泉剪刀是浙江杭州市知名的传统手工艺品,始创于清代康熙二年(1663),后成为闻名遐迩的“五杭”产品之一,以镶钢均匀、钢铁分明、磨工精细、刃口锋利、销钉牢固、开合和顺、式样精巧、刻花新颖、经久耐用、物美价廉等十大特点而著称。而张小泉剪刀锻制技艺是杭州市地方传统手工技艺,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张小泉传统制剪共有72道工序,其中有两项精湛独特的制作技艺历经磨炼被延续下来,一是镶钢锻打技艺,造剪选用浙江龙泉、云和的好钢镶嵌在熟铁上,经千锤百炼,制作成剪刀刃口,并用镇江泥砖磨削;二是剪刀表面的手工刻花技艺,造剪工匠在剪刀表面刻上西湖山水、飞禽走兽等纹样,栩栩如生、完美精巧。

杭绣

杭绣是杭州传统工艺品之一,由闺阁绣起源而来,后因盛于南宋都城临安(现杭州)而得名,其做工极其考究,具有很高的江南艺术装饰欣赏价值,被评为杭州市第一批及浙江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是杭州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杭州有“丝绸之府”之称,有悠久的刺绣历史。杭绣在刺绣技艺上,吸收并融合苏、湘、蜀、粤四大名绣之长,绣法多变,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杭绣讲究针法,针法主要有平绣、乱针绣、叠绣、贴续绣、借底绣、发绣、穿珠绣、帮绣、点绣、编绣、网绣、纱绣等。杭绣的刺绣品种很多,尤以盎金绣、包金绣、银线绣、彩丝绣等著称于世。

西湖绸伞制作技艺

西湖绸伞,全称“西湖竹骨绸伞”,是浙江省杭州地区特有的特色传统手工艺品,西湖特产之一,采用杭州丝绸,故名西湖绸伞。西湖绸伞造型灵巧、色彩鲜艳,既可遮蔽阳光,又可作为装饰品,具实用性与艺术性于一体,故素有“西湖之花”的美称。西湖绸伞始创于1932年,其工艺由杭州都锦生丝织厂研创,传承至今已有九十余年,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西湖绸伞以杭州本地独有的淡竹、杭州丝绸为原料,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装饰图案,整个生产流程包括18道重要工序。西湖绸伞采用印染、刺绣等方法,传统的绸伞绘有西湖十景、花卉、山水和仕女,有大红、枣红、和平蓝、墨绿、桃红、桔黄等二十几个品种,具有外形美观、选料讲究、设计精美的特点。

研究声明: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代表榜单是Maigoo小编主要依据杭州地区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传承情况以及在杭州地区的影响力等因素进行选择,参考联合国、国务院及浙江省、杭州市政府评选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杭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综合参考互联网相关排行榜/榜单进行推荐,名单仅供参考,帮助您了解杭州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有疑问,欢迎在末尾评论/交流指正。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湖南十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湖南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湖南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千百年来,汉族与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热土上,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一批精深博大、丰富多彩且具有浓郁湖南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了绚丽多彩的湖南“非遗画卷”。那么,湖南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MAIGOO小编整理了湖南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湘绣、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湘剧、湖南花鼓戏、安化黑茶及制作技艺、湖南皮影戏、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湘昆、湘西土家族织锦技艺等,一起来看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湖南省 ★★★
5.3w+ 86
山东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东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山东非遗文化有哪些?据maigoo小编了解,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曲艺、传统体育与竞技等众多种类。本文整理了山东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风筝制作技艺、锡雕、山东大鼓、柳子戏、山东琴书、崂山民间故事、杨家埠木版年画、鲁锦织造技艺、莺歌柳书、山东花鼓等,下面还为大家盘点了山东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起来看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东省 ★★★
2.5w+ 22
中国十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代表性国家级非遗项目有哪些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中国拥有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万余项,其中,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达43项,那么中国著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中国传统医药代表针灸、中国传统体育游艺类代表太极拳、中国传统音乐代表古琴艺术、中国传统美术代表中国剪纸、中国传统民俗代表春节、中国传统戏剧代表京剧、中国传统舞蹈代表秧歌、中国传统民间文学代表牛郎织女等,了解更多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国家级非遗,请浏览本文。
山西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山西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的文明,积淀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其中既有以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遗产,又有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十分丰富。那么山西国家级非遗文化有哪些被?本文盘点了山西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括左权开花调、董永传说、五台山佛乐、晋剧、秧歌戏、北路梆子、锣鼓杂戏等,下面随买购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西省 ★★★
4.7w+ 25
云南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云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云南作为我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除汉族以外,还有彝族、苗族、回族、傣族等25个少数民族,因此使得云南的民族文化非常多样性,成为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那么云南非物质文化有哪些呢?本文整理了云南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括傣族孔雀舞、傣族泼水节、贝叶经制作技艺、傣族织锦技艺、阿诗玛、彝族海菜腔、傣剧、白族扎染技艺等非遗项目,下面maigoo小编还盘点了云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起来看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云南省 ★★★
3.1w+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