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代表 中山著名非遗项目有哪些 中山市具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榜单研究员401号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截至2022年,中山总共有67项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其中国家级6项、省级20项、市级41项,那么,中山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本文就为整理了中山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小榄菊花会、中山咸水歌、南朗崖口飘色、醉龙舞、咀香园杏仁饼传统制作技艺、小榄刺绣、沙溪凉茶传统制作工艺、石岐米酒酿造技艺等中山著名的非遗项目,一起随MAIGOO小编来看看中山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小榄菊花会

小榄菊花会是流行于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的民俗活动,以花为媒,以菊会友,技艺精巧,规模宏大,构成了独具一格的民间传统综合性花会,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山最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小榄菊花会集赏菊、咏菊、品菊等丰富内容,文化内涵深厚,是中国菊文化最集中地体现和群众参与性较强的民俗活动,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小榄菊花会历史悠久,在南宋时期,小榄开始种菊,至明代,小榄艺菊之风已盛。小榄人善作盆菊,技艺精湛。历史上每逢菊花盛开时,各家族将各种菊艺摆设在一起评比高下,曰“菊试”,后发展为菊花会,会期数天至十数天不定,活动内容主要包括赏菊、赛菊、吟菊、画菊、尝菊、水上飘色、菊花戏等。

中山咸水歌

中山咸水歌,又称咸水叹、叹哥兄、叹姑妹,流行于广东省中山市的民间音乐,是中山民歌的缩影,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是中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音乐类代表性非遗项目。咸水歌在中山坦洲历史最为悠久,流传广泛,曲目丰富,至今仍然保留着传统的唱法,如采用粤方言中山次方言歌唱,衬词用“啊咧”、“啊”,衬句多用“妹好啊咧”、“弟好啊咧”,歌唱的即兴性很强,随字求腔等。中山咸水歌的主要类别包括长短句咸水歌、高棠歌、大缯歌、姑妹歌和叹家姐等,其代表性曲目有《对花》、《海底珍珠容易》等。2001年,十多首咸水歌代表作被收录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广东卷》。

南朗崖口飘色

南朗崖口飘色,又称为抬阁、出会景,是流行于中山市南朗镇崖口村的一种祈福民俗活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南朗崖口飘色,源于唐代“耍菩萨”祭祀民俗,每年农历五月初六“龙王诞”举行,一直沿袭至今。崖口飘色主要以民间传说、故事等为题材,故事性强,其表现内容多为“采河遇何仙”、“水浸金山”、“松鹤延年”等。其最大的特点是设计颇为独特的“秋千色”,即男、女童扮演的人物不必固定在色梗上,巡游时可像荡秋千那样上下飘动,色彩绚丽,玲珑飘逸,富有游行节奏感。长期以来,崖口飘色巡游习俗吸引着大批旅居港澳和海外的乡亲,深受当地群众喜爱,具有很高的民俗文化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于2008年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龙舞(醉龙)

醉龙舞是中山民间特有的一种舞蹈,它起源于宋,盛于明清,距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一种融汇武术、南拳、醉拳、杂耍于一体的民间舞蹈,自古以来深受中山当地群众欢迎,影响及于周边地区,堪称中华民族民间舞蹈的瑰宝,也是中山最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醉龙表演包括拜祀、插金花、请龙、三拜九叩、喝酒、席间舞龙、灌酒和巡游等内容,2009年,醉龙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中山每年都要举办一场盛大的“醉龙文化节”,醉龙巡游、历史短剧、长州扒仙艇比赛、“醉龙杯”文艺会演等十几种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活动构成了一个更加立体的醉龙文化盛宴,已经成为中山市的一张文化品牌。

咀香园杏仁饼传统制作技艺

咀香园杏仁饼是中山一道美味可口的传统名点,因其外形似杏仁,故称杏仁饼,饼身松脆,饼心香甜,入口松化,风味独特。而咀香园杏仁饼传统制作技艺是中山市传统技艺,2008年入选中山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入选广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山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咀香园杏仁饼创制于清光绪末年,选用绿豆粉用木制饼模打制出形如杏仁的饼样,并加入特制猪肉做夹心,经过浸豆、烘干、磨粉、拌粉、倒模成型、烘焙、冷却等一系列传统烘焙工艺制成,入口甘甜松化,令人齿颊留香。

小榄刺绣

小榄刺绣,即“菊绣”,是中山的一种传统美术工艺,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民间传统刺绣艺术的代表,属于粤绣中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分支,在针法技艺及艺术风格上自成体系,具有绣工精致、针法多样、色泽富丽的特点,极具岭南风土特色,于2013年被列入第五批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是中山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小榄刺绣的历史悠久,以丝绒绣著称,因刺绣时所用丝线有毛绒质感,故也名“丝绒绣”。小榄刺绣的制作工艺流程包括选图、勾稿、上绷架、选线、选针、刺绣等六大步骤。由于小榄是南国菊乡,绣品题材图案除常见的雀鸟、鱼虫、龙凤、鸡鸭等,常配以菊花等花卉图案,极富岭南特色的刺绣工艺。

沙溪凉茶传统制作工艺

沙溪凉茶诞生于中山市沙溪镇隆都地区,由当地轿夫黄汇潜心收集民间药方而首创,从清光绪年十一年(1885年)所创制至今已有120多年历史,是汉族传统凉茶文化的代表,是广东省食品文化遗产。由于治疗四时感冒、清热除湿有较好疗效,“沙溪凉茶”一直流传至今,经久不衰。2005年,沙溪凉茶传统工艺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美食类非遗代表项目。MAIgoo小编推荐中山其他美食类代表非遗项目:三乡茶果传统饮食习俗、黄圃腊味传统制作工艺、海洲鱼饼制作技艺、黄圃传统民间食品制作技艺、隆都传统饮食习俗等。

六坊云龙舞

六坊云龙舞是流传于中山市古镇镇六坊村等村落的一种传统龙民间舞蹈,具有300多年历史,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六坊云龙按照龙的形状、比例和尺寸,用竹篾扎作而成。每年春节过后的正月甘十左右,六坊村就会举行“游神”活动,村里近200名男性青壮年从村中祠堂里请出云龙,入夜时分点燃蜡烛钻进龙身,使云龙通体光亮,然后由幡旗、灯笼开路,由龙珠引领,伴随云彩、鲤鱼等扎作道具,从六坊村出发,沿着邻近的村庄巡游,连续巡游三晚。六坊云龙一般在晚上出巡,舞龙者上穿白纱衫、下穿与龙被颜色相同的裤子,远看去,只有云龙在舞动翻腾而不见舞龙者,效果十分奇特。

石岐米酒酿造技艺

石岐米酒酿造技艺是诞生在中山市的传统技艺,起源于明代,至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入选广东省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是中山传统技艺类代表性非遗项目。石岐米酒酿造技艺所酿造的石岐米酒属于30度低度数豉香型米酒,是南方地区广大百姓日常饮用的米酒,是广东省四大豉香型酒之一。石岐米酒经过历代的演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一曲二粮三匠人”酿造工艺,经过制曲、煮饭、发酵、蒸馏、酝肉、调酒、静置等多个工序酿造。其中,“酝肉”尤为关键,又叫肉冰烧或玉冰烧,是制作广东米酒的特有环节。如今,石岐米酒酿造技艺所生产的石岐米酒,深受省港澳地区群众欢迎。

白口莲山歌

白口莲山歌,流传于广东省中山市的传统民歌,2007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入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五桂山客家山歌中历史最久、流传最广的一种民歌,也是中山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白口莲山歌产生于五桂山区与沙田水乡交界的地方,客家文化和疍家文化相互交流、借鉴、融合,是白口莲山歌的显著特征。如它用客家白话唱咸水歌调,吸收了山歌高亢和咸水歌柔美的特点。白口莲山歌大多采用男女对唱形式,先由男歌手运用小嗓演唱提出问题,再由女歌手唱答。唱词多为七字句,上下两句构成一番,表现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曲调有采茶调、叹情、唱花、唱情、顺口溜等多种。

研究声明:中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代表榜单是Maigoo小编主要依据中山地区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传承情况以及在中山地区的影响力等因素进行选择,参考国务院及广东省、中山市政府评选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综合参考互联网相关排行榜/榜单进行推荐,名单仅供参考,帮助您了解中山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有疑问,欢迎在末尾评论/交流指正。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名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所规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要原则之一。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不仅肩负着延续传统文脉的使命,彰显着遗产实践能力的最高水平,还不断地将天才般的个性创造融入传承实践活动中,对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久传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文化主管部门先后命名了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计3998人,以下是名单。
河南省十大著名国家非遗名录 河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河南省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文化底蕴丰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项目众多。那么,河南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MAIGOO小编为你整理了河南十大著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名录,有豫剧、少林功夫、汴绣、信阳毛尖茶、罗山皮影戏、洛阳唐三彩、汝瓷、朱仙镇木版年画、洛阳牡丹花会、灵宝剪纸等河南著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起来看看河南非遗项目名单吧。
安徽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安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安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众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安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吗?本文整理了安徽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黄梅戏、徽剧、珠算、宣纸传统制作技艺、凤阳花鼓、花鼓灯、孔雀东南飞传说、淮北梆子戏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构成安徽特有的文化魅力,是安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智慧结晶,下面一起随MAIgoo编辑来看看这些安徽非遗文化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安徽省 ★★★
3w+ 15
四川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川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川非物质文化有哪些?本文Maigoo网小编整理了四川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括中国四大名绣蜀绣、传统戏曲川剧,还有四川竹琴、川江号子、绵竹木版年画、蜀锦织造技艺、古蔺花灯、羌族刺绣、豆瓣传统制作技艺等,下面还盘点了四川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起来了解下四川非遗文化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川省 ★★★
4.3w+ 22
湖南十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湖南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湖南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千百年来,汉族与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热土上,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一批精深博大、丰富多彩且具有浓郁湖南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了绚丽多彩的湖南“非遗画卷”。那么,湖南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MAIGOO小编整理了湖南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湘绣、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湘剧、湖南花鼓戏、安化黑茶及制作技艺、湖南皮影戏、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湘昆、湘西土家族织锦技艺等,一起来看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湖南省 ★★★
5.3w+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