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十大藏戏非遗名录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藏戏有哪些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榜单研究员401号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国内藏戏非遗有哪些?藏戏的藏语名叫“阿吉拉姆”,意思是“仙女姐妹”。据传藏戏最早由七姐妹演出,剧目内容又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故而得名。而著名的藏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拉萨觉木隆、日喀则仁布江嘎尔、日喀则迥巴、日喀则南木林湘巴、山南雅隆扎西雪巴等。下面MAIGOO小编就为大家介绍这些我国有名的传统藏戏,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拉萨觉木隆

拉萨觉木隆,西藏自治区传统戏剧,中国十大非遗藏戏之一,2006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Ⅳ-80。保护单位:西藏自治区文化厅。觉木隆藏戏在所有藏戏剧团和流派中,艺术各方面发展最为完备丰富,群众中也是威望最高,影响最大,流行传播最广的。觉木隆藏戏分布、影响的地区很广。像江嘎尔剧团演出《朗萨雯蚌》和《文成公主》时,许多唱腔都是直接学用觉木隆的,其他一些独具风格的剧团也有这样的情况。拉萨、山南地区的藏戏团体,多数是属于觉木隆派的。就是边远的亚东县的四五个藏戏队,也属于觉木隆派。

日喀则仁布江嘎尔

日喀则仁布江嘎尔,西藏自治区传统戏剧,2006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Ⅳ-80。保护单位:西藏自治区文化厅。江嘎尔藏戏发源地在仁布县江嘎山沟。江嘎尔藏戏演出的剧目有《曲杰诺桑》《阿佳朗萨》《文成公主与尼泊尔公主》,有时也演《热琼娃》。演得最有影响的是《曲杰诺桑》,据说是戏师那加根据定钦云巴·才仁旺堆写的《诺桑传记》和八世班禅、多仁班智达二人写的一些书之精华,编演成当时的藏戏《曲杰诺桑》,因此也出了名。江嘎尔藏戏的影响仅次于觉木隆,是一个富有代表性的剧团,唱得好是它的特点,类似汉族戏曲中的文戏,很受广大群众的称道。

日喀则迥巴

日喀则迥巴,西藏自治区传统戏剧,我国藏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6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Ⅳ-80。保护单位:西藏自治区文化厅。迥巴藏戏,上承白面具藏戏十分古老的传统,下启蓝面具藏戏,流传于西藏的昂仁、定日、拉孜和四川的甘孜等县。迥巴藏戏的表演、唱腔艺术在藏族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名望,由于它的风格特点鲜明,表演精彩绝伦,既开创了新颖华丽的蓝面具藏戏风格,又保持了藏族最为古老的发声法,以及宗教祭祀与古老杂技糅合为一体的表演。因此,它曾被十三世达赖喇嘛授予金耳环和面具上日月金子徽饰。

日喀则南木林湘巴

日喀则南木林湘巴,西藏自治区传统戏剧,2006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Ⅳ-80。保护单位:西藏自治区文化厅。据买购小编了解,湘巴藏戏是蓝色面具派藏戏的四大流派之一,起源于14世纪唐东杰布时期,距今已有700年的历史。湘巴藏戏在历史的长河里不断发展和改进,融众家声腔特长,吸收了湘河两岸民间歌舞艺术和湘巴噶举派祭祀仪式的部分风格,从而形成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演唱风格,唱腔高亢嘹亮,粗犷豪放,表现手法细腻。

山南雅隆扎西雪巴

山南雅隆扎西雪巴,西藏自治区传统戏剧,2006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Ⅳ-80。保护单位:西藏自治区文化厅。雅隆扎西雪巴是西藏白面具藏戏的杰出代表之一。其名称是以本地五个极具吉祥意义的名称而定,即:扎西雪巴(村名)、扎西妥门(村名)、扎西桑巴(桥名)、扎西孜(宗名)、扎西曲登(寺名)。在五世达赖时期雅隆扎西雪巴每年必须前往拉萨参加“哲蚌雪顿”的藏戏演出,支藏戏差。这期间还需到拉萨的各寺院和部分西藏地方政府官员府邸进行表演。每年藏历一月四日(藏历年期间)到架桑寺献演。

山南琼结卡卓扎西宾顿

山南琼结卡卓扎西宾顿,西藏自治区传统戏剧,国内著名非遗藏戏项目,2006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Ⅳ-80。保护单位:西藏自治区文化厅。据MAIgoo编辑了解,白面具派藏戏琼结卡卓扎西宾顿距今有六百多年的历史。琼结卡卓扎西宾顿主要演出剧目为《曲杰诺桑》。该团以独特的唱腔闻名于全藏,并且在藏戏演出过程中要表演一段名为《吉祥九重》的歌舞,这在其他藏戏演出中是没有的。另外,该团的演员均为男性,女性角色也由男性扮演,这也是其主要特征之一。

黄南藏戏

黄南藏戏,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传统戏剧,2006年黄南藏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Ⅳ-80。黄南藏戏属于安多语系藏戏的一个重要支系,它的发展经历了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中期的说唱阶段;1740-1794年夏日仓三世时期三人表演的形成阶段;1854-1946年吉先甲时期的成熟阶段;1910-1973年多吉甲时期的兴盛发展阶段;1980年以来的提高革新阶段。黄南藏戏的手势指法、身段步法和人物造型,吸收黄南寺院壁画人物形态,融入寺院宗教舞蹈、民间舞蹈及藏族生活素材动作等,形成黄南藏戏独有的艺术风格。

德格格萨尔藏戏

德格格萨尔藏戏,四川省德格县传统戏剧,2008年6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Ⅳ-80。保护单位:德格县文化馆。格萨尔藏戏发源于四川德格县竹庆寺(属藏传佛教宁玛教派),1870年开始编演,至今已有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格萨尔藏戏的创始人为竹庆寺第五世寺主土登·曲英多吉活佛,他主持了格萨尔藏戏的编演,从剧本到曲调、面具、服装、动作,皆亲自过问。编排出的藏戏在竹庆寺破九节上正式跳演,剧中角色包括格萨尔的30员大将、11名烈女和其他将士。平常演出时,需由数十名演员同跳,表演人数多时可达一百八十余人。

巴塘藏戏

巴塘藏戏,四川省巴塘县传统戏剧,2008年6月7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Ⅳ-80。保护单位:巴塘县文化馆。巴塘藏戏是康巴藏戏的一个流派,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康巴藏戏藏语称作“江嘎冉”,是藏戏四大流派之一,形成于清代顺治十年(1653),其后又在巴塘不断发展,形成了风格独特的藏戏演出样式。巴塘藏戏的演出分为舞台演出和坝子演出两种,以坝子演出为主。演出时有简单的化妆,通常要戴面具,尤其注重勾画神话传说中邪恶形象的脸谱,观众通过不同色彩的化妆、不同形象的面具和表演动作来区别剧中人物的美丑善恶。

色达藏戏

色达藏戏,四川省色达县传统戏剧,2008年6月7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Ⅳ-80。色达格萨尔藏戏源于青海省智钦寺,早期是跳神的寺庙乐舞,又称“面具舞”。它以传统的八大藏戏为内容,在重大佛事活动中表演,演出时以唢呐、莽号、鼓、钹等乐器伴奏。色达藏戏是北派藏戏的代表,历史悠久且富于创新性。四川省色达县丰厚的格萨尔文化底蕴与深厚的藏戏艺术传统为格萨尔藏戏的形成发展奠定了基础。色达格萨尔藏戏既有北派藏戏的特点,又超出北派樊篱而自成一体。

注:中国十大藏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Maigoo小编主要依据国内传统戏剧类(藏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传承情况以及在国内地区的影响力等因素进行选择,参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国务院批准并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综合参考互联网相关排行榜/榜单得出,名单仅供参考,排名不分先后,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补充。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中国十大秧歌戏非遗项目 中国哪里秧歌戏最出名 秧歌戏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秧歌是一种载歌载舞的中国民间艺术,民间主要流传着唱秧歌、扭秧歌、戏曲秧歌、戏剧秧歌四种形式,其中秧歌戏是我国北方地区广泛流行的一种民间戏曲,主要分布于山西、河北、陕西及内蒙古、山东等地。那么,中国秧歌戏哪里最出名?MAIGOO小编为你整理了中国十大秧歌戏非遗项目,包括定州秧歌戏、襄武秧歌、隆尧秧歌戏、朔州秧歌戏、繁峙秧歌戏、祁太秧歌、蔚县秧歌、壶关秧歌、泽州秧歌、沁源秧歌,都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十大传统戏剧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内著名传统戏剧剧种
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传统戏剧约有360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其中比较流行的著名剧种有五十多种。那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剧类有哪些?MAIGOO小编为你盘点了中国十大传统戏剧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京剧、昆曲、越剧、黄梅戏、豫剧、评剧、粤剧、皮影戏、木偶戏、藏戏,其中京剧、昆曲、粤剧、皮影戏、木偶戏、藏戏入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十大花鼓戏非遗项目 上榜花鼓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哪些
花鼓戏,中国著名地方戏曲剧种,广泛流传于湖南、湖北 、安徽、 江西 、河南、陕西等地,那么,中国哪里花鼓戏最出名?MAIGOO小编整理了中国十大花鼓戏非遗项目,包括长沙花鼓戏、岳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常德花鼓戏、衡阳花鼓戏、荆州花鼓戏、皖南花鼓戏、襄阳花鼓戏、光山花鼓戏,其中以长沙花鼓戏、岳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等为代表的湖南花鼓戏,是中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花鼓戏,一起来看看吧。
越剧十大经典名段 越剧名家名段欣赏 好听的越剧盘点
越剧是中国第二大剧种,有第二国剧之称,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歌剧”,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所以各种越剧的音像制品也大受欢迎,maigoo小编为大家带来了越剧十大经典名段,包括:西厢记、祥林嫂、楼梦、何文秀、碧玉簪、五女拜寿、九斤姑娘、王老虎抢亲、情探等等,来了解下这些好听的越剧作品吧。
昆曲是哪里的剧种 昆曲的鼎盛期是在哪个朝代
昆曲是中华戏曲之一,发源自元末明初的江苏昆山。昆曲是流传于苏州、上海、无锡一带的曲唱艺术体系,糅合了唱念做表、舞蹈及武术的表演艺术。现在一般亦指代其舞台形式——昆剧,素有“百戏之母”的雅称。昆曲的鼎盛期是在哪个朝代?下面来了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