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花鼓戏,与“岳阳花鼓戏”“衡州花鼓戏”“邵阳花鼓戏”“常德花鼓戏”“永州花鼓戏”并称湖南六大花鼓戏,是湖南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花鼓戏,也是湖南著名的传统戏剧。长沙花鼓戏形成于清代,流行于湘中、湘东和洞庭湖滨,其音乐曲调是“曲牌联缀体”,有川调、打锣腔、牌子、小调四类,约200余支。传统剧目多以表演“两小”(小旦、小丑)和“三小”(小生、小旦、小丑)戏为特色。长沙花鼓戏有传统剧目336个,主要剧目有《刘海砍樵》《刘海戏金蝉》《打铜锣》《补锅》等,尤其是《刘海砍樵》《刘海戏金蝉》是花鼓戏的代表剧目,也让长沙花鼓戏成为湖南花鼓戏代名词。长沙花鼓戏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岳阳花鼓戏,湖南六大花鼓戏流派之一,是中国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岳阳、临湘、湖北等地区,也是中国著名的花鼓戏剧种。岳阳花鼓戏起源于清嘉庆年间,广泛吸收岳阳民间小调、山歌特色,同时吸取了其他剧种,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其唱腔高亢明快、醇厚质朴、吐字清晰,以伴代唱、以声传情,既善于表现激昂慷慨、悲壮高歌的场面,又能抒发深沉、轻柔、哀怨的情感,具有湘北地区民间音乐的特色和乡土气息。岳阳花鼓戏声腔艺术丰富,主要分为锣腔、琴腔、锣腔散曲三大曲系,数十个唱腔版式、数十种调门唱法。岳阳花鼓戏剧目颇为丰富,代表剧目有《补背褡》《双合莲》《牛郎织女》等。岳阳花鼓戏的代表临湘花鼓戏,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邵阳花鼓戏,是湖南六大花鼓戏之一,也是湖南花鼓戏中最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邵阳花鼓戏发源于邵阳市,流行于湘西南和湘中,以及滇黔要道,以湘北方言演唱,由民间“花鼓戏”“走马灯”和“打对子”等多类演唱形式发展而来。邵阳花鼓戏共有传统剧目123个,其声腔音乐分“锣腔”与“琴腔”两大类,锣腔有南路锣腔、北路锣腔与“专用锣腔散曲”之分,琴腔也有正调琴腔与琴腔小调之分。邵阳花鼓戏唱腔丰富,曲牌众多,形成了以川调类、牌子类和小调类三种声腔融合一体的音乐体系,其表演与音乐根据基本艺术风格分为东、南、西三路。邵阳花鼓戏主要剧目有《夫妻赶街》《儿大女大》《送表妹》《打鸟》等,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常德花鼓戏,一般也称常德喀喀戏,是湖南花鼓戏六大流派之一,主要在沅水、澧水流域和湘北鄂南毗邻地区流行,也是中国影响较大的花鼓戏剧种。常德花鼓戏以常德地区方言为基本舞台语言,曲调受到当地山歌与民歌的影响,有正调、打锣腔、小调以及湖南花鼓戏高腔四大类,形成了适用于不同行当、不同情绪的七字调、悦调、阴调、新正宫调、大起板、二流、三流等派生曲调群,再结合情调古朴、旋律独特的悲腔潼关调,丑角腔老鸦调和西调之后构成了特色的常德花鼓戏正宫调声腔系统。德花鼓戏的传统剧目大约有120余个,《嘻队长》《尤二姐之死》等现代、古装戏剧目影响较大,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衡阳花鼓戏,即衡州花鼓戏,湖南省衡阳市传统戏剧,是湖南花鼓戏六大流派之一,在湘南地区广大民众的传统文化生活中占有很高的地位。衡阳花鼓戏是明末清初湘南地区流行的民间小戏剧种,以衡州地方方言为舞台语稍加提炼而成。其声腔以“唢呐牌子”和“川子调”为主,演出行当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其中丑行较为突出。衡州花鼓戏创造于民间,生长于民间,反映了劳动人民群众的生活,是民众自娱自乐的产物,其题材丰富多样,多取材自劳动人民的生活、民间故事、神话故事以及与傩坛活动相关的传说等。衡州花鼓戏常演剧目有《刘海戏金蟾》《福寿图》《百忍堂》等。衡阳花鼓戏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荆州花鼓戏,湖北省主要地方传统戏剧,俗称“花鼓子”,曾称沔阳花鼓戏、天沔花鼓戏,亦称“中路花鼓戏”,也是湖北花鼓戏的代表。荆州花鼓戏是明末以后在三棒鼓、踩高跷、采莲船等民间演唱形式上不断吸收其他剧种的剧目、声腔和表演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乡土戏曲。荆州花鼓戏主要行当为小旦、小丑、小生,后又分小生、正旦、花旦、丑脚、生脚五个行当,并有兼行代脚的传统。荆州花鼓戏音乐属打锣腔系,唱腔分主腔与小调两大类,有高腔、圻水、四平、打锣腔和二百余种小调。荆州花鼓戏的剧目,据统计有197出。代表剧目有《打莲湘》《花墙会》《原野情仇》等。由潜江、仙桃申报的“荆州花鼓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皖南花鼓戏是一种安徽省的传统戏曲剧种,为安徽五大剧种之一,流行于皖南与苏南、浙江相毗邻地区,而以宣州、郎溪、广德、宁国一带最为盛行,也是中国花鼓戏重要流派之一。皖南花鼓戏的语言保留着民歌和民间说唱的特色,以中州音韵系统为基础,融入地方语音;唱腔分为主腔和花腔两类,有淘腔、北扭子、四平、悲腔四大主腔,花腔多为灯曲和民歌小调,有60余种,具有清新、活泼且曲趣明快、优美的特点,是皖南花鼓戏音乐中最为丰富的一部分。传统剧目有《扫花堂》《打瓜园》《假报喜》《当茶园》《打补钉》等。皖南花鼓戏尤其以宣城花鼓戏最具代表,宣城申报的“花鼓戏”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淮北花鼓戏是安徽省极具民间特殊演唱风格的汉族稀有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苏、皖北部边界以内,至宿州、浍河以北区域,是极具风格的稀有剧种之一,也是中国著名的花鼓戏之一。淮北花鼓戏的主要曲调包括“宿州调”“浍北调”“口子调平板”“寒板”等,舞蹈分为“压花场”和“大小武场”两种,有文有武;说唱和咏唱融于一体;角色行当齐全,剧目丰富;唱腔哀婉缠绵,低徊流转,尤其“寒调”具有代表性,唱来如泣如诉,如哀如叹,别具一格,极富个性。淮北花鼓戏主要代表有凤阳花鼓戏(皖北)、宿州花鼓戏等,其中淮北市和宿州市申报的“花鼓戏”,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襄阳花鼓戏是以湖北襄樊地区为主要流行区域地方性的传统戏曲剧种,也是湖北花鼓戏的代表。襄阳花鼓戏形成于清道光年间,并影响、传播到湖北郧阳、远安以及陕南、豫南等地,主要以打锣腔为主,并具鄂北方言与艺术的特点。襄阳花鼓戏剧种声腔由“桃腔”“汉腔”“四平”“彩腔”以及“干梆子”等组成,具有汉水中上游质朴、爽朗的音乐风格。襄阳花鼓戏具有鲜明的音乐特点和浓郁的地域特色,受南、北文化的影响,既有北方的高亢、粗犷,又有南方的细腻、委婉,代表剧目有《白毛女》《一品香》《宋玉传奇》等。据Maigoo小编了解,襄阳花鼓戏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光山花鼓戏是集萃民间小调、山歌、花会、舞蹈等艺术精华于一体,并融合楚剧、黄梅戏唱腔,吸收汉剧、曲剧的艺术特点,逐渐形成的独具一格的剧种,也是河南花鼓戏的代表。光山花鼓戏起源于清代,先后经历了花会玩灯、打五件、打三件、地灯班以及花鼓班五个发展阶段。光山花鼓戏以演生活小戏见长,每班七八个人,一人分饰多角,不论男女演员都要熟悉武场,讲究唱、念、做、舞,体现行当特征。光山花鼓戏有剧目200多个,主要分为连台戏、本戏、垫台戏、饶戏四个门类。据买购网小编了解,光山花鼓戏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名称 | 项目类别 | 公布时间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荆州花鼓戏 | 传统戏剧 | 2006(第一批) | 湖北省潜江市 |
商洛花鼓 | 传统戏剧 | 2006(第一批) | 陕西省商洛市 |
花鼓戏 | 传统戏剧 | 2008(第二批) | 安徽省宿州市 |
花鼓戏 | 传统戏剧 | 2008(第二批) | 安徽省淮北市 |
花鼓戏 | 传统戏剧 | 2008(第二批) | 安徽省宣城市 |
花鼓戏(光山花鼓戏) | 传统戏剧 | 2014(第四批) | 河南省光山县 |
花鼓戏 | 传统戏剧 | 2008(第二批) | 湖北省随州市 |
花鼓戏 | 传统戏剧 | 2008(第二批) | 湖北省麻城市 |
花鼓戏(荆州花鼓戏) | 传统戏剧 | 2011(第三批) | 湖北省仙桃市 |
花鼓戏(襄阳花鼓戏) | 传统戏剧 | 2011(第三批) | 湖北省襄阳市 |
花鼓戏 | 传统戏剧 | 2008(第二批) | 湖南省岳阳县 |
花鼓戏 | 传统戏剧 | 2008(第二批) | 湖南省邵阳市 |
花鼓戏 | 传统戏剧 | 2008(第二批) | 湖南省常德市 |
花鼓戏(衡州花鼓戏) | 传统戏剧 | 2011(第三批) | 湖南省衡阳市 |
花鼓戏(临湘花鼓戏) | 传统戏剧 | 2011(第三批) | 湖南省临湘市 |
花鼓戏(长沙花鼓戏) | 传统戏剧 | 2011(第三批) | 湖南省花鼓戏剧院 |
凤阳花鼓戏 | 传统戏剧 | 2006(第一批) | 安徽省凤阳县 |
注1:数据截至2021年第五批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注2:中国十大花鼓戏排行榜是maigoo编辑通过检索相关网络平台关于中国花鼓戏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传承情况以及在国内地区的影响力、是否上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及国务院批准并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等内容,综合整理得出。榜单仅供参考,最终榜单排名不分先后,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