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阳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洛阳博物馆十大文物 洛阳博物馆必看展品 洛阳博物馆镇馆之宝盘点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榜单研究员369号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洛阳博物馆是一座地方性综合性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展馆规模宏大,馆藏丰富。洛阳博物馆馆藏文物有20315件,其中珍贵文物5406件。下文maigoo小编就跟大家分享下洛阳博物馆十大文物,有西周兽面纹铜方鼎、曹魏白玉杯、唐三彩黑釉马、东汉石辟邪、商代母鼓铜方罍、北魏泥塑佛面像等,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 排排榜
  • 关注榜
  • 得票榜

洛阳博物馆十大必看文物,CNpp小编主要盘点了现收藏于洛阳博物馆的珍贵文物,依据文物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保护级别、网络关注热度等因素,并结合互联网相关排行榜综合得出。本文仅供参考,数据截至2023年11月9日,如有错误、遗漏之处,欢迎在文末评论反馈。为我喜欢的投票>>

本榜单仅供参考使用,如果对于该榜单您有更好的建议,请 推荐入榜/提交>>

洛阳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国宝级文物商周青铜礼器的杰出代表稀世珍品
在众多洛阳博物馆镇馆之宝中,最为世人所知的国宝文物当属西周兽面纹铜方鼎。西周兽面纹铜方鼎,又称为“洛阳鼎”,是西周早期青铜礼器,国家一级文物,1977年出土于洛阳北窑庞家沟西周墓。此鼎方腹,双立耳,四柱足,通体云雷纹,腹部正中和腿的上部铸有粗眉大眼的饕餮纹,四角和每面正中都有突出的扉棱,是西周早期极难得的上乘之作。而且这件铜方鼎几乎已经成为了洛阳这座城市的logo,到处都可以看到它的形象。就连洛阳市中心的标志性建筑-九龙鼎,也是在雕刻着九龙环绕的大理石柱顶部端放着一尊1:1还原的洛阳鼎复制品。 【 详细>>】
国宝级文物曹魏时期玉器珍品稀世珍品
曹魏白玉杯,曹魏时期的饮酒器,国家一级文物,1956年出土于洛阳市涧西区曹魏墓。此杯高11.5厘米,直径约5厘米;采用名贵和田美玉琢制而成,圆体造型,筒身直腹,圆饼型高足,通体光素无纹,制作精良,体现出魏晋时期追求自然之美的风格。曹魏白玉杯虽然体量较小,却光彩照人,堪称玲珑,其以完美无瑕的美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成为最受关注、最受喜爱的洛阳博物馆馆藏文物之一。 【 详细>>】
国宝级文物唐代艺术珍品
唐代三彩黑釉马,是唐代器物、洛阳博物馆文物,1981年出土于洛阳安菩夫妇墓。这尊唐三彩黑釉马,高73厘米,长84厘米;全身黑色,唯马面、鬃尾和四蹄为白色,鞍鞯为绿、黄、白三色相间,四蹄奋飞,神态异常灵动,生动描绘了唐代盛行的骑射运动。其在唐三彩中实属罕见,是文献中“龙种神驹,四蹄踏雪”的艺术再现,堪称艺术珍品。这样的三彩黑釉马目前国内仅出土两尊,且全部出自洛阳,一尊留在了洛阳博物馆,一尊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 详细>>】
国宝级文物中国目前最大的石辟邪
东汉石辟邪,出土于洛阳的孟津县,它通高1.9米,身长2.97米,重达8吨,用一块完整的汉代青石雕刻而成,现收藏于洛阳博物馆,成为了洛阳博物馆镇馆之宝。辟邪为东汉陵墓神道石刻,是帝陵规制的产物。这尊石辟邪身生双翼,形似狮虎,威风凛凛,虽然距今已有2000余年,但是依旧能让人瞬间感受到汉代的威武霸气。作为东汉的帝都,洛阳附近多次发现石辟邪。这件汉光武帝皇陵石辟邪不仅是东汉石刻艺术的巅峰之作,也是中原地区最大最美的一件石辟邪,堪称同类石刻中的经典代表。 【 详细>>】
国宝级文物华夏瑰宝
洛阳博物馆必看展品有哪些?Maigoo小编推荐洛阳博物馆国宝——商代母鼓铜方罍。母鼓铜方罍,商代青铜器,通高50,肩宽33厘米,1963年出土于洛阳北窑西周墓,因铭文得名“母鼓”,是鼓国女子嫁给母氏男子的媵器。其通体为龙纹、云雷纹组成的浮雕兽面,腹部饰有龙纹组成的垂叶纹,器盖似四面起坡的屋顶状,四角及罍中部有突起的扉棱。整件器型外形稳重大气,器身纹饰华丽,在商代晚期流行一时,是商晚期青铜酒器中的精品。 【 详细>>】
国宝级文物“东方的蒙娜丽莎”
北魏泥塑佛面像,1979年出土于洛阳偃师龙虎滩村北魏永宁寺塔基之中,是北魏永宁寺出土物种最具代表性的杰作之一,现收藏于洛阳博物馆。佛像面部丰腴,鼻梁挺直,嘴角微微上翘,虽为几块粘对而成,但其雍容华贵、气宇轩昂的神情至今光彩照人,因而被誉为“东方的蒙娜丽莎”,也被称为“洛阳的微笑”。这件残缺的北魏泥塑佛面造像,就像残缺双臂的维纳斯一样,给人们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 详细>>】
佛教艺术之瑰宝
楠木本就价值连城,金丝楠木更是世所罕见。古代金丝楠木成了皇家御用之物,被称之为“皇帝楠”。这件金丝楠木塔,造于清代初期,原本一直放在北京故宫的慈宁宫大佛堂里,是乾隆皇帝给他的母亲孝圣皇太后钮祜禄氏(贵妃甄嬛的原型)七十大寿的礼物,现藏于洛阳博物馆,为必看的洛阳博物馆文物。木塔周身深棕色,高约6米,重量近4吨,八面三级重檐,周身有304个佛龛,每个龛中供奉一尊鎏金菩萨。除铜雕菩萨外,其它部位均为金丝楠木。金丝楠木历来就是木料中的极品,价格贵比黄金。整个佛塔雕刻手法多种多样,都是榫卯工艺,不用一颗铁...钉子,可称得上佛教艺术之瑰宝。 【展开全部】 【 详细>>】
商代晚期的典型器物
鼎最早是人们用于炊煮和盛放肉食的容器。商周时期,铜鼎逐渐演变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每逢重大庆典,古人往往要铸造铜鼎,并在鼎上镌刻文字作为纪念。洛阳博物馆里的商朝子申父己铜鼎,便是商朝的祭祀礼器。这件铜鼎1958年出土于洛阳伊川县,因鼎腹内刻着“子申父己”铭文而得名;鼎身饰以蝉纹及斜角云纹,三只扁形足上饰有统一的玄鸟纹。该铜鼎纹饰精美,铸造工艺精良,铭文清晰,色泽漆黑,尤其鸟形扁足颇为独特,是商代晚期的典型器物之一。 【 详细>>】
唐俑中的杰作
彩绘陶牵手女俑,北魏时期文物,一级文物,出土于北魏重臣杨机的墓葬中,也是必看的洛阳博物馆展品之一。此文物造型独特,由两个相同的女性组成,二人梳双髻,饰花钿,红腮朱唇,眉清目秀;两手相牵并肩站立状,具是言笑晏晏。她们的发型是典型的未嫁少女的双挂髻,而穿着打扮则是典型的南北朝风格,上衣和下裳分开。因为牵手女俑的形象让人印象深刻又极富时代特点,许多装束复原秀都参照这件牵手女俑的形象进行南北朝装束复原,可以说这两位清新可人的牵手少女就是南北朝的时尚代言人。 【 详细>>】
汉魏时期经典石刻
在洛阳博物馆珍宝馆存放有一块《正始石经》。这块《正始石经》残碑,高75.4厘米,宽50厘米,是曹魏正始二年遗存,1922年出土于洛阳市偃师县佃庄乡大郊村(今太学村),是三国魏正始年间刊刻的碑石经书。因用篆文、古文、隶书三种字体书,又叫《三体石经》。《正始石经》残碑刻录有《春秋》和《尚书》等内容。作为立于古代最高学府太学内的教科书,《正始石经》残碑对研究古代教育和书法具有重要意义。 【 详细>>】

更多洛阳博物馆文物盘点:

夏代方格纹铜鼎、商代玉戈、西周叔牝方彝、西周召伯虎铜盨、西周兽面纹铜方座簋、西周玉蝉、春秋王作铜鼎、西周齐侯铜盂、战国错金银铜鼎、战国涡纹玉璜、战国龙首玉环、战国涡纹玉龙、东汉东王公西王母车马画象铜镜、东汉鎏金铜龙首柄、东汉彩绘陶制百花灯、东汉釉陶薰炉、西晋镂空双凤纹盖铜熏炉、西晋夔龙玛瑙壁、西晋三轮铜鸠车、北魏彩绘仪仗陶俑群、隋唐绿釉载丝骆驼、唐三彩天王俑、唐三彩骆驼、唐三彩高胡帽牵马俑、唐三彩凤首壶、唐三彩兽面镇墓兽、唐三彩灯、唐石砚、唐金银平脱花鸟铜镜

更多相关榜单
各大博物馆镇馆之宝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推荐入榜>> 纠错>> 投诉侵权>>
相关推荐
慈禧太后最爱的十大珍宝 慈禧陵墓宝物有哪些 个个价值不菲
慈禧太后最爱的十大珍宝有哪些?慈禧太后一生荣华富贵,夜明珠、翡翠西瓜、翡翠白菜、东坡肉石、九玲珑白玉宝塔、红珊瑚树、陀罗尼经被、玉石莲花、九凤冠、玉藕这些价值连城的宝物,她都一一享受到了,这些宝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同时也有着精湛的工艺水准,欣赏价值极高,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珠宝首饰 历史文物 ★★★
7886 144
湖南博物院十大国宝 湖南博物院必看展品 湖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
湖南博物院是湖南省最大的综合性历史艺术类博物馆,中国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央地方共建的八个国家级重点博物馆之一,收藏各类文物18万余件,尤以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商周青铜器、楚文物、历代陶瓷、书画和近现代文物等最具特色,其中不乏许多稀世珍品。下文Maigoo小编就跟大家分享下湖南博物院十大国宝级文物,有素纱襌衣、T型帛画、大禾方鼎、人物龙凤帛画、人物御龙帛画、马王堆一号墓木棺椁等,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中国国家博物馆十大国宝 国家博物馆必看藏品 国博镇馆之宝盘点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也是中华文物收藏量最丰富的博物馆之一,收藏有100余万件珍稀的文物,里面有不少国宝级藏品都禁止出国展览。下面maigoo小编为大家盘点中国国家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包括鹳鱼石斧图彩陶缸、陶鹰鼎、后母戊鼎、西周利簋、大盂鼎、虢季子白盘等等,去参观国博这些藏品可不容错过哦。
澳门博物馆十大馆藏 澳门博物馆必看文物 澳门博物馆镇馆之宝盘点
澳门博物馆成立于1998年4月19日,建于澳门历史遗迹“大炮台”之上,总面积为2800平方米,馆内藏品超过3000件,以澳门历史、民生、艺术和考古文物为主。那么澳门博物馆镇馆之宝是什么?去澳门博物馆必看文物有哪些?下面,MAIGOO小编为大家分享澳门博物馆十大馆藏,包括玉壶春瓶、蟠龙纹豆、三彩陶马俑、青花军持等等,一起来了解下吧。
宣纸传统制作技艺历史起源 宣纸制作工艺流程
宣纸是我国独特的手工艺品,居文房四宝之首,产于安徽省泾县。宣纸作为纸中极品,其制作工艺更是繁复、讲究。宣纸在制造中,一共有选料、配料、制浆、捞纸、晒纸等十八道大环节,其中每个环节又各有十几到几十个小的环节步骤,用一百余步,一张宣纸才算制作完成。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看看这宣纸传统制作技艺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