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地区十大传统风俗

青藏地区十大常见的民俗活动 青藏地区的传统风俗大盘点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榜单研究员369号 上传提供 2024-05-20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青藏地区的主体是青藏高原,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南部,四川省的西部、云南省和甘肃省的一小部分,为藏族的主要聚居区,那青藏地区民俗以什么为主呢?Maigoo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青藏地区十大常见的民俗活动,如:转山、献哈达、赛马节、挂经幡、转经、看藏戏、吃古突等,一起来了解下吧。

10种青藏地区的传统风俗榜中榜,CNPP小编主要依据风俗遍及率/知名度/影响力并综合参考互联网相关排行榜/榜单进行推荐,本网站只盘点相关名单,仅供娱乐参考,欢迎在文末评论指正!为我喜欢的投票>>

本榜单仅供参考使用,如果对于该榜单您有更好的建议,请 推荐入榜/提交>>

青藏地区十大传统风俗
积功德
中国青藏地区民俗活动中的转山是一种盛行于西藏等地区的宗教活动,每年各部落要组织部落民众围绕雪山圣湖转圈,并进行煨桑祭祀、挂经幡、堆放白石等祈祷活动,祈祷吉祥平安,以后逐步演变为转山朝圣的民俗节日活动,在卫藏、阿里地方形成“马年转山、羊年转湖、猴年转森林”的习俗,在康、青、甘藏区则有不同。据说朝圣者来此转山一圈,可洗尽一生罪孽;转山十圈可在五百轮回中免下地狱之苦;转山百圈可在今生成佛升天;而在释迦牟尼诞生的马年转山一圈,则可增加一轮十二倍的功德,相当于常年的十三圈,所以每当藏历马年的时候,转山就是...个盛会,参加的人数相当庞大。 【展开全部】 【 详细>>】
敬意/祝贺
献哈达是青藏地区文化风俗中非常有名的一项,哈达是蒙古、藏族人民作为礼仪用的丝织品,表示敬意和祝贺用的长条丝巾或纱巾,是社交活动中的必备品,类似于古代汉族的礼帛。常在觐期佛像,建房竖柱、认错请罪,拜会尊长,送别迎亲、馈赠亲友时使用,表示敬意、祝贺,表达纯洁、诚挚之心。哈达有蓝、白、黄、绿、红五种,最常见的为白色哈达象征纯洁、吉利。献哈达是藏族人最普遍也是最隆重的一种礼节,当好客的主人向客人敬献哈达时,客人应躬腰接受,接受礼物时,要用双手来接。 【 详细>>】
藏族人民精神的展示
青藏地区十大风俗中赛马是非常有名的民俗活动,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吐蕃盛世,赛马节也非常多,如藏北赛马节、江孜达玛节、康定赛马节、盘坡赛马节、天祝赛马节、当雄赛马节、定日赛马节等,尤以当雄和那曲的赛马节著名,时间一般在藏历7月至8月,赛马比赛时间为5至7天,它不仅是农牧闲暇之余集合、交流农牧业生产经验的场所,而且是藏族人民精神的展示。青海玉树地区无论祭山敬神、迎宾送客还是举办婚事,逢到喜庆也都要举行赛马节。 【 详细>>】
保护信徒
经幡语称“隆达”,也就是风马旗,挂经幡则是千百年来流传于藏民族地区的习俗,它的起源与传播也离不开宗教,是僧俗信众用以沟通世俗与灵界的媒介。在生辰吉日、年节庆典中悬挂风马旗象征天、地、人、畜的祥和;江畔湖边遍插风马旗,表示对水神的敬畏;朝圣者跋涉千里扛着醒目的风马旗,为的则是祈求旅途平安,这些都是风马旗的一般功用。风每吹动一次经幡,就如同将上面的经文诵读了一遍,上苍诸佛保护一切制造和悬挂经幡的人们,哪里有经幡,哪里就有善良吉祥。 【 详细>>】
消灾避难修积功德
青藏地区的传统风俗大盘点中转经也是很有名的一项,在西藏几乎随处可见转经的人,因为人们认为转经就相当于念经,是忏悔往事、消灾避难、修积功德的最好方式。为了让这种最好的修德方式得到最充分的运用,西藏各处修有佛塔,置有转经筒,甚至随身随时携带着转经筒,一有闲暇,便转动经筒。在盛大宗教节日的时候,藏民在大昭寺广场上不停转动玛尼轮,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万道耀眼的光芒,场面十分壮观。 【 详细>>】
看藏戏是藏族传统节日风俗中很重要的一项,每逢雪顿节、望果节、达玛节、藏历新年和特定的宗教节日,都要举行大型藏戏汇演,尤其是雪顿节还有“藏戏节”的别称,公元十七世纪中叶,哲蚌寺在“雪顿”期间,进行了展佛活动并演出藏戏,让僧俗民众观看,逐步形成为“雪顿”藏戏节。公元十八世纪罗布林卡建成后,一部分藏戏演出移至罗布林卡,允许拉萨市民进入罗布林卡看戏,逐渐形成固定的藏戏节。对于亦教亦世俗的雪顿节而言,每年的藏戏表演起到了沟通神人的枢纽作用,融入藏戏表演的内容既有娱神的功效,更有娱人的欢乐。 【 详细>>】
7、吃古突
年夜饭习俗
青藏地区年俗文化中少不了吃古突,藏历腊月二十九太阳西落时,家家户户都要进行被称为“古突”的二十九日面团宴,这也是藏族风俗之一,制作古突的时候,人们特别夹进了9个具有不同象征意义的物品,比如石子、辣椒、木炭、羊毛等,吃到面疙瘩里夹的不同物品有着不同的寓意——石子表示意志坚定,辣椒象征直爽泼辣,木炭象征心太黑,羊毛表示性情温柔,豌豆表示财迷,桃干表示健康……吃到的人必须即席吐出,这往往会迅速地让笑声满堂,成为年夜饭上必不可少的助兴节目。
节庆吉祥物
插着五色麦的切玛盒是藏族人民举行重大的庆典仪式或者欢度藏历新年之时所必不可少的吉祥物,藏历年时用以拜年时表示祝福,里面装满炒大麦、酥油拌成的糌粑、人参果等食品,上面插上彩色的麦穗、鸡冠花和用酥油做的彩花板,并准备一个彩色酥油雕成的羊头。这一切,都预示着来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人畜兴旺。由于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原先人们在家里自制的酥油花、羊头雕、卡赛等,都能在市场上买到。 【 详细>>】
祈福祝愿
在西藏经幡之下,经常会看到一颗颗洁白的石头垒成了小山坡,这并非是普通的石头,而是“玛尼石”,而那些石碓,则叫“玛尼堆”。玛尼堆是信徒常用于祈福的,大都刻有六字真言、慧眼、神像造像、各种吉祥图案等,所以也被称为“神堆”。这是藏族儿女的朴实和坦然的象征,表达着藏族人民对远方客人最真诚的祝福。在西藏及青海云南等藏民聚居地区的山间、路口、湖边、江畔,几乎都可以看到一座座以石块和石板垒成的祭坛。藏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涌现出了浩如烟海的玛尼石刻品,凡人迹所至,随处可见,它是藏族刻在石头上的追求、理想、感情...和希望。 【展开全部】 【 详细>>】
礼佛方式
藏族习俗中磕长头是藏传佛教信仰者最至诚的礼佛方式之一,磕头朝圣的人在其五体投地的时候,是为“身”敬;同时口中不断念咒,是为“语”敬;心中不断想念着佛,是为“意”敬。maigoo小编提示:“磕长头”时五体投地匍匐,双手前直伸。每伏身一次,以手划地为号,起身后前行到记号处再匍匐,如此周而复始。在各地通往拉萨的大道上,人们不时地见到信徒们从遥远的故乡开始,手戴护具,膝着护膝,前身挂一毛皮衣物,尘灰覆面,沿着道路,不惧千难万苦,三步一磕,直至拉萨朝佛。 【 详细>>】
更多相关榜单
中国风俗文化主题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推荐入榜>> 纠错>> 投诉侵权>>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10种南方的独特风俗 南方风俗有哪些 南方传统节日风俗盘点
我国南方地区的范围包括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南部沿海和西南四省、市大部分地区,和北方风俗相比,南方风俗繁多复杂,很多远古风俗保留至今,你知道南方风俗有哪些呢?Maigoo小编为大家带来了10种南方的独特风俗,如游神、赛龙舟、醒狮、傩舞、飘色、舞龙、英歌舞等,一起来看看吧。
风俗 民族民俗文化 ★★★
447 1
粤西十大传统民俗 粤西年例风俗有哪些 粤西民俗活动大全
粤西是广东省西部沿海地区的简称,包括湛江、茂名、阳江,这一地区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情和乡土气息,民俗文化也保存得当,你知道粤西年例风俗有哪些吗?Maigoo小编为大家带来了粤西十大传统民俗,如游神、摆醮、跳花棚、押舟、看木偶戏、醒狮、跳春牛等,一起来看看吧。
民族民俗文化 风俗 ★★★
277 1
昆明有哪些传统文化习俗 昆明传统文化大盘点 约你赏滇剧 做风筝
昆明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光荣革命传统的历史文化名城,先辈们在追求进步、幸福、独立、自由的曲折历程中给我们留下了浩渺博大、光辉灿烂而又独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历史文化。如“鲜、辣、香、浓“的滇菜口味;声腔独特的滇剧;做工精细、色彩稳重、朴实大方的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具有欢乐祥和气氛的彝族三弦舞;工艺精湛,图案构思巧妙的撒尼十字绣;春城昆明最具代表性的一张花事名片-龙泉探梅等。下面本文的maigoo编辑盘点了昆明的地方方言、饮食文化、传统节日、民间文学、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等昆明文化,带大家了解昆明这座“春城”的文化魅力。
昆明文化 昆明市 ★★★
2.1w+ 160
新疆有哪些传统文化习俗 新疆传统文化大盘点 共看新疆舞 达瓦孜文化
早在2000多年前,新疆地区就是中华文明向西开放的门户,是东西方文明交流传播的重地,这里多元文化荟萃、多种文化并存。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长期交流交融,既推动了新疆各民族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发展。那么新疆有哪些特色文化呢?下面本文从新疆民俗文化,如新疆话、新疆饮食文化、嫁娶文化及新疆传统节日、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建筑等方面带大家了解新疆传统文化。
新疆 传统文化 ★★★
8.3w+ 143
长春结婚风俗有哪些 长春结婚流程明细
结婚对每对新人来说都是终身大事,从备婚到结婚的整个过程都要认真对待,在长春结婚的新人还是需要了解一下本地的结婚习俗,这样才能避免在结婚时造成尴尬或不愉快的事情发生。那么长春结婚风俗有哪些?下面为大家整理了长春结婚流程明细,准备要结婚的新人建议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