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银川经开区)是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开发区。现有各类企业9000多家,其中工业企业31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4家,自治区级以上各类企业研发平台98个。“十三五”期间,被国家有关部委评为装备制造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标准化试点园区、“十三五”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国家级“绿色园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等多项荣誉称号,2019年度,在全国218个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中排第90名。
2019年机构改革后,银川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内设“三室七局”(党政办公室、纪检监察室、宣传政策研究室、组织人事劳动局、投资促进局、经济发展服务局、财政审计局、建设生态环境局、国土和规划局、应急管理局),共有各类编制117个(其中,行政编40个、事业编63个、其他编制14个)。
银川经开区规划控制面积约44.89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约37.64平方公里。包括主要发展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东区(2.26平方公里),以培育发展信息、生物科技和知识产权转化为主的南区(育成中心,1.02平方公里),以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战略新材料及大健康产业为主的西区(41.61平方公里,包括银川市移交的原银川科技园、银川金凤工业集中区)。
银川经开区着力发展战略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大健康三大主导产业及互联网+现代服务业。其中:战略新材料产业,现有规上企业16家,以单晶硅、工业蓝宝石、半导体级大硅片等晶体材料为主,银川隆基硅建成国内最大的单晶硅棒生产基地,天通银厦建成国内领先的工业蓝宝石晶棒生产基地,银和新能源半导体级大硅片填补了国内空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现有规上企业49家,小巨人、大河机床公司智能加工中心、共享铸钢公司大型铸钢件、舍弗勒公司高端精密轴承、巨能公司工业机器人等技术水平在国内领先。大健康产业,现有规上企业19家,以蒙牛为代表的乳品产业、同仁堂、沃福百瑞为代表的枸杞保健品产业等大健康产业体系,形成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此外,以育成中心为主全力打造互联网+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入园各类信息化、数字化企业500余家,从业人员10000余人。
1、主要经济指标年度稳步增长。2020年,银川经开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69.6亿元,同比增长24.5%;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7%;固定资产投资120.7亿元,同比增长6.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9亿元,同比增长5.7%;工业用电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2%;招商引资到位资金80.4亿元,同比增长35.1%。
2、产业结构明显优化。战略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大健康和互联网+现代服务业的“3+1”产业体系逐步完善,隆基硅材料、天通蓝宝石等一批引领发展的项目陆续投产达效,中环50GW单晶硅棒、鑫晶盛(蓝思科技)工业蓝宝石等一批积蓄潜力的项目加快实施,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7%以上。
3、工业总量不断壮大。“十三五”期间,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352亿元,年均增长19.5%,占全市(不含宁东)比重逐年提升,2020年占比达到40%;工业增加值保持两位数增长,2020年增速达到28.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经开区本级)70.3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
下一步,银川经开区将按照自治区九大重点特色产业部署,结合经开区主导产业定位,不断加大抓项目招商力度,刷新项目建设速度,力促千亿园区如期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