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经济开发区始建于1992年5月;2005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在开发区内设立扬州出口加工区;2009年7月,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16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扬州出口加工区升级为扬州综合保税区。目前,开发区管辖面积约133平方公里,下辖3个镇、2个街道,常住人口约22万。
经过近30年的发展,全区集聚了潍柴、亚普、海信、国信、晶澳、协鑫、中集、中航、川奇、乾照、通利、保来得、李尔、赛夫、永丰余、尤妮佳、TPI、航盛等一批龙头企业,逐步建成了现代产业体系,绿色光电、汽车及零部件、高档轻工三大产业开票销售均超百亿元。现拥有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基地、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等18个“国字号”品牌,国家级实验室6个,省级以上研发平台82个。
展望未来,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围绕“聚焦项目,聚力保障,奋力开创二次创业新局面”,积极实施“企业立区、项目强区、创新活区、文化铸区、生态优区”五区战略,深耕绿色光电、汽车及零部件、高档轻工等三大主导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三新一高”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全力打造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新能源产业园、光电产业园、轻工产业园、港口物流产业园、朴席智能产业园6大“园中园”,着力将经开区打造成为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长三角一流科创新区、沿江生态宜居产业新城。
1、区位优势明显
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北接扬州古城,南临长江。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中部,是上海经济节点区域。面积133平方公里,人口22.3万人。
2、产业布局合理
经开区总体产业布局为:六大“园中园”。港口物流产业园、新能源产业园、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光电产业园、轻工产业园、朴席智能产业园。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在现有的基础上,统筹、优化、提升、完善空间布局,进一步增强产业承载能力和配套能力,实现相对集中、特色突出、资源共享、相互支撑、配套完善、集约发展的产业格局。
3、生态环境优良
城市绿化覆盖率为43.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8.35平方米,已建成集“生态、休闲健身、社会交流、文化建设”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公园400多个。
4、商务功能齐全
经开区商务功能齐全,生态丰富多元。3公里范围内,现有五星级、四星级酒店超10家,大型购物中心8个,是“会务、休闲、旅游、购物”的宜居佳处。扬州医疗设施完善,有全国三甲医院4所,各类卫生机构约2000个。
5、人文资源丰富
扬州教育发达,扬州大学是江苏省重点综合性大学。设有29个学院,124个本科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在校人数约5.6万人。扬州有职业大中专在校学生约10万人。可充分满足企业“订单式”用工需求。扬子津科教园座落经开区。现入驻扬州大学、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高院,现有大中专院校生约5万人。
新能源产业园已形成“单(多)晶硅铸锭一硅片一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一光伏电站应用”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已拥有铸锭2万吨、黑硅切片7.5GW、硅片6GW、电池片5GW、组件4GW年产能。
重点鼓励发展:终端系统集成、光伏电站设计与建设、并网系统、逆变器和控制器制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