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胚芽油生产工艺流程是什么
1、预处理
预处理也就是将玉米胚芽筛选出来进入制油车间的玉米胚芽要求含杂质、含淀粉和玉米皮尽量少,否则就会影响出油率。
2、热处理
热处理其实就是蒸炒,目的是为了调节水分,它的效果好坏,直接影响油的质量和榨油效果。在蒸炒过程中,通过加热可以使蛋白质充分变性和凝固,同时使油的粘度降低,以及油滴进一步聚集,利于油脂从细胞中流出,也有利于提高毛油质量,为榨油提供有利条件。
3、压榨
一般采用螺旋压榨机压榨,有间歇式和连续式两种方式,靠压力挤压出油,要获得高的出油率,必须保证压力在69兆帕以上。
4、碱炼
玉米胚芽油中往往含有大量的游离脂肪酸,碱炼过程中使游离脂肪酸和碱生成絮状肥皂。
5、脱水脱色
玉米胚油呈橙黄色,经过一般的精炼和碱炼可以除去部分颜色,但对于质量要求很高的玉米胚油,还需要经过脱色工序处理。脱色过程不仅能吸附色素,也能将油脂中少量的皂脚等胶体物质除去。
6、脱臭
玉米油经过水化、碱炼、脱色后游离脂肪酸、磷脂、蛋白质、粘质液、色素大部分均被去除,外观黄色透明,但其中还保留有一种玉米胚芽油特有的异味,主要有粘烯、醛酮等可挥发物质。如果玉米油不经过脱臭处理,风味口感较差,即使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也不会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但加入番茄红素的番茄红素玉米胚芽油除了营养高外口感也好,很受消费者的欢迎。
生产玉米胚芽油的要点有哪些
一、胚分离
1、浸泡
精选后的籽粒先用二氧化硫溶液浸泡40-60小时进行初步胚分离,这是利用二氧化硫溶液的还原性和酸性分散破坏籽粒中的蛋白质网状组织,从而使籽粒中的胚、皮、淀粉游离分散。
2、破碎与胚的分离
浸泡后的玉米粒已经软化,各组织成分之间疏松,经磨或破碎机的破碎,再经胚分离槽加水,使胚浮在水面,分离出胚。利用胚分离槽是我国的传统工艺,但分离率最高仅有85%,分离效率低,目前国外和我国较大的加工厂都使用旋流器进行分离,胚分离率可达到95%以上。
二、玉米胚芽提取
1、干法提胚
即对玉米不进行水分调节,直接利用机械法,进行搓碾、挤压或撞击搓碾的共同作用,使皮、胚与胚乳分离的方法。该法工艺简单,能耗低、无污染,但提胚效率低、胚中含胚乳多。
2、湿法提胚
即将玉米浸泡、破碎、脱胚,经旋液分离器将胚与淀粉分离的方法。该法的提胚效率能达到85%~95%,胚的水分高达60%,必须进行烘干,干燥后的胚(含水量为2%~4%),含油量高达44%~50%。因此能耗大,有环境污染问题,设备投资大,生产成本高,投资回收期长。
3、半湿法提胚
其原理是利用玉米胚芽和胚乳的含水量、吸水性的不同,以及吸水后的弹性、韧性、破碎强度的差异,选用适合的机械设备,将玉米破碎、脱皮和脱胚,然后利用胚芽和胚乳的不同物理特性,把胚芽压扁,而胚乳则被压碎,再经过筛理,分选出胚芽,从而实现提胚的目的。该法对玉米进行润水至含水量达l6%~20%时,再经脱皮、破碎、碾压提胚。该法提胚效率能达到85%以上,能耗低,无污染,设备投资少,投资回收期短,生产成本低,但胚中含有一定量的胚乳。
三、玉米胚芽油制备
1、压榨法
压榨适合中小型油厂,采用压榨法制油,尤其需注意玉米胚入榨前的各个关键处理环节和在压榨过程中的油路疏通及毛油回收,可有效地提高粮油比值。压榨法生产出的毛油,含有一定量的饱和脂肪酸、脂类、蜡质和胆固醇等物质,以及非甘油脂类的杂质如游离脂肪酸、磷脂、色素及少量的蛋白质胶体物质。另外还含有一定色素。因此要得到精炼的玉米油,还必须经过脱腊、脱酸、脱色和脱臭等工艺处理。
2、溶剂浸出法
这种方法适应大型油厂,通过利用油脂和有机溶剂相互溶解的性质,将油料破碎压成胚片或者膨化后,用正己烷等有机溶剂,将油料中的油脂萃取溶解出来,然后通过加热汽提的方法,脱除油脂中溶剂。
3、水酶法
水酶溶液浸出工艺是用水和酶混合溶液从植物中浸提油脂的工艺过程,它是一种新型制油技术。水酶法是在机械破碎的基础上,利用对油料组织以及对脂多糖、脂蛋白等复合体有降解作用的酶处理油料,这些水解酶能破坏细胞壁,对脂多糖,脂蛋白进行分解,从而有利于油脂从油脂脂体中释放,提高出油率。由于这是新工艺,采用这种工艺技术生产的玉米胚芽油,其产出率最高只能达到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