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以“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的前清文化而闻名于世,在漫长的历史中,沈阳留下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孕育了灿烂丰富的民间文化,如绘画方面有羽毛画、五谷画、手撕画等;戏曲曲艺方面有沈阳秧歌、沈阳唐派京剧、沈阳评剧、沈阳东北大鼓等;民间工艺方面有东北传统地仗彩画技艺、老龙口白酒传统酿造技艺等。此外沈阳作为以汉族为主体的、由多民族组成的聚居区,少数民族尤其是满族的民间文化便成为沈阳民间文化中的一株奇葩,如满族的剪纸艺术、满族的香荷包等,下面本文的maigoo编辑盘点沈阳的传统习俗、生活文化、特色文化、曲艺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带大家一起了解“盛京文化”的魅力。
沈阳方言和沈阳人的性格分不开,具有刚健、清新、质朴的特色。但沈阳方言如今也区分为新、旧地方方言。新沈阳方言节奏较快,语调简单,语音清晰。多年居住在沈阳的外地人,尤其是其它地方的东北人,沈阳的青年人多用新沈阳方言。土生土长的老年人多用带地域特点较浓的老沈阳方言,俗称“大北关味”或“苣荬菜味”。说老沈阳方言时,男人的语调低缓,鼻音浓重,嗓音浑浊,并时有含糊吞音现象;女人则声调高扬,口音清晰,语速较快。
短语/俗语:惹乎一招惹,炉戳子一小铲子,长虫一蛇,整两口一再喝一杯,个个儿一自己,彪一傻,白话一说谎,瞅瞅一看看,金镏子一金戒指等等。
沈阳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由多民族组成的聚居区。少数民族人数最多的是满族、朝鲜族、回族、锡伯族和蒙古族,所以,沈阳市还有一些属于少数民族的特色节日,如西迁节和抹黑节等。当然沈阳市还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逢年过节,沈阳还有举办灯会与庙会的传统。如今沈阳的各县区纷纷推出各具特色的旅游文化节庆活动,如12月的沈阳冰雪旅游节、10月沈阳国际旅游节等,丰富多彩的文化节庆活动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让人们在节日里享受了丰盛的文化大餐。
沈阳结婚习俗:三金一银、陪嫁和红包、童男童女接亲(去单回双)、床上撒硬币、吃面条、换踩堂鞋、喝红糖水、踩响球等。
沈阳传统结婚流程:下聘礼、接亲、返新郎“新房”、参观新房合影留念、正式结婚筵席、拜席及四彩礼。
沈阳的美食佳肴历史悠久,制作精良,在满族菜肴基础上,借鉴和发展了传统宫廷的精湛技术,且经过长时期酝酿而形成的辽宁菜,在沈阳体现的十分完整,经过全国各大菜系的特别是鲁菜不断影响,辽宁菜取材于邻近地区的山珍野味,烹饪技法则以“扒”著称,以“煎、炒、烹”见长。而沈阳小吃,也因受各地各民族的风味小吃影响,形成了许多非常具有当地特色的风味小吃。
沈阳名吃:白肉血肠、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锅包肉、酸菜汆白肉、沈阳炒鸡架等。【MORE+】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风俗习惯也在改变,加上避谈生死的风俗,对于一向讲究“意头”的沈阳人来说,以下禁忌就表现得更为明显。比如:春节期间送礼品时忌送白糖;结婚礼品忌送单数、忌送白色物品;生意人忌讳女人横跨扁担;小孩子忌讳下午出外走亲戚;未满月的母、子忌讳到他人家中串门;孕妇忌看新人拜堂;丧事礼品忌送红色物品,白事只需告知亲属不广而告知他人,逝者所穿的寿衣面料忌“缎子”,丧仪归来要“解秽”等。
沈阳唐派京剧艺术是京剧老生流派之一,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唐派艺术创始人唐韵笙曾与马连良、周信芳被梨园并称为“南麒北马关外唐”。唐派艺术在表演中与其他京剧派别有不同之处,其表演艺术的唱念做打呈现出一种特有的凝重、浑厚、开阔、大气的艺术气质。其代表剧目多为根据《东周列国志》、《史记》及《三国演义》等改编的历史正剧。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沈阳评剧原称“奉天落子”,沈阳评剧的三大艺术流派:“韩、花、筱”三大评剧流派艺术成为沈阳评剧艺术的基本特征,亦是东北评剧艺术的主体构成。其中“韩派”代表人物韩少云,以朴实、深邃、细腻、优美、大方的表演风格而著称;“花派”代表人物花淑兰,嗓音清脆甜亮、音质纯净、高亢挺拔,享有“铁嗓”美称;“筱派”代表人物筱俊亭,唱腔粗犷豪爽、低回浑厚、刚柔相济,独具特色。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宽甸八河川王氏皮影戏起源于山东省海洋县,清同治年间随大批移民传至丹东地区,距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皮影戏进入“翻书影”阶段,借鉴了戏曲程式化表演方式,按生、旦、净、末、丑分为“唱大”(老生、花脸、丑)和“唱小”(旦角、小生)两种唱法。但在唱腔上、弦挂上还是口传心记,至今还保留了“溜口影”的原生态特征。2007年,被列入辽宁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东北大鼓是清乾隆年间“子弟书”唱腔传入沈阳后与东北民歌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曲艺形式,因兴盛于沈阳,又被称为“奉天大鼓”、“沈阳大鼓”、“奉派大鼓”等,创始人霍树棠。东北大鼓因吸收多种戏曲的唱腔,曲调丰富,唱腔流畅,表现力较强,以说唱中、长篇书为主;表演形式多为演员一人自击鼓、板,配以一至数人的乐队伴奏演唱。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MORE+】
传统地仗彩画技艺是我国复原修缮古建筑技艺的一个流派,1949年以前分布在整个东北,目前主要在辽沈地区传承。东北传统地仗彩画在用料和技法上与其他地区有所不同,所绘彩画一部分是清代的官式彩画,但画面总体色调偏暗。另一部分是特有的寺庙彩画,这类彩画不拘一格,各式彩画符号并用,表现手法更加灵活,有金顶墨、墨顶金、小红花等独特技法。2010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老龙口白酒历史上多由山西人经营,经过三百多年的传承演变,形成了北方独特的酿酒工艺。老龙口白酒酿造技艺有水好粮精、端午踩曲、老窖发酵、甑桶蒸馏、酒海陈酿、精心勾调六大特征,酿出的酒浓头酱尾,甘洌爽净,绵甜醇厚,回味悠长。老龙口白酒传统酿造技艺是东北寒冷地区酿酒技艺的典型代表,对北方酿酒历史及酿造技艺演进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MORE+】
辽菜有3000余年的历史,是根据辽宁地区民族特征、区域特点、饮食习俗、烹饪技法创建的一种地方菜系,它以其悠久的历史,技艺被世人所认可。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此辽菜成为全国各大菜系第一个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辽宁餐饮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辽菜十分讲究火候,擅长使用烧、炖、扒、靠、熘、拔丝、小炒、酱等烹调方法。醇厚香浓是辽菜风味的主要特征,也是辽菜特色的核心。【MORE+】
锡伯族喜利妈妈信俗,是源于结绳记事形式、祖先崇拜性质的民族民间信仰,具有鲜明的锡伯民族特色。敬祭“喜利妈妈”,是锡伯族普遍和独有的全民族群体性信俗。传说中“喜利妈妈”是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英雄,实际产生于游牧生活。“喜利”,锡伯语意为延续;“妈妈”,娘娘神,意思是在娘娘神的庇佑下,子子孙孙得以不断繁衍生息。所以,锡伯族自古以来就家家崇拜,户户供奉。2011,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谭振山民间故事是辽宁省的传统民间文学,谭振山家族有“说书讲古”的传统,家族中的一些长辈都擅长讲故事,许多故事都已在其家族中传承了许多代。谭振山广采博收,对其前辈传承人的故事精心打磨,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故事特色。谭振山民间故事具有鲜明的区域与农耕生计特征,反映了辽河平原农耕民众的生产生活、理想与愿望。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MORE+】
沈阳大秧歌,是明清时在继承唐代以来东北大秧歌传统特色而形成的地方乡土艺术。现行的沈阳大秧歌,除继承了东北大秧歌原有传统艺术风格外,已同辽南、辽西的高跷艺术融为一体,形成了独有的粗扩、豪放、火爆、热烈、欢快、强劲而自由的艺术特色和时代精神。表演时,舞姿优美洒脱、热烈奔放,可以即兴发挥而不受步法约束;同时,还可将许多民间绝活杂耍融于表演之中,如“过街楼”、“倒爬城”、“芙水倒立”等高难动作。
沈阳市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5种宗教。佛教是沈阳地区历史悠久、影响较大的一种宗教,于魏晋时传入辽东,唐代在沈阳地区广为传播。沈阳著名的佛教寺院较多,如素有“先有长安寺,后有沈阳城”之说的长安古寺、东北佛教四大丛林之一的慈恩寺、清皇家寺院实胜寺等。道教是唐代传入辽宁的,沈阳是东北地区道教活动的中心。伊斯兰教于公元651年传入中国,天主教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传入辽宁。基督教是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的,随后传入辽宁沈阳地区。
“盛京文化”,指清代盛京地区以满族为主体的各族共创文化,是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发轫于明清之际,贯穿清朝一代,其发展历程颇具启示意义。清入关前的后金天聪八年(1634),当满族共同体形成之际,沈阳被尊称“天眷盛京”,遂有“盛京”之名。最初它仅指沈阳城一地,随历史演进,而成盛京(奉天)地区、陪都地方,范围所及已囊括东北全境。所以盛京文化就狭义言可指清朝奉天地区的辽宁文化,就广义言当指盛京五部侍郎及盛京将军曾统辖的整个东北地区的文化。因而,盛京文化兼有清文化源头及清留都文化的双重内容。
沈阳市建筑景观是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和受不同社会文化影响下形成的,到明王朝灭亡、清政府迁都北京之前沈阳一直是清朝的都城。沈阳故宫完整保留至今,是典型的中国古典宫殿式建筑景观,集中体现了满族文化和汉族文化的建筑艺术。近代沈阳受殖民侵略,沈阳沦为沙俄、日本人的铁路附属地,遗留下来大量西洋式建筑景观和日本东洋式建筑景观,均带有鲜明的殖民色彩。现代沈阳受建国后不同时期的建筑思潮及政治的影响,城市建筑景观具有明显的时代烙印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