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天气】河北气候特点 河北天气 河北自然地理
地理环境
位置
河北省环抱首都北京,地处东经113°27′~119°50′,北纬36°05′~42°40′之间。总面积18.85万平方公里,省会石家庄市。北距北京283公里,东与天津市毗连并紧傍渤海,东南部、南部衔山东、河南两省,西倚太行山与山西省为邻,西北部、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东北部与辽宁省接壤。
地形
河北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复杂多样,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类型齐全,有坝上高原、燕山和太行山山地、河北平原三大地貌单元。坝上高原属蒙古高原一部分,地形南高北低,平均海拔 1200~1500米 ,面积15954㎞²,占河北省总面积的8.5%。燕山和太行山山地,包括中山山地区、低山山地区、丘陵地区和山间盆地4种地貌类型,海拔多在 2000米以下,高于 2000米 的孤峰类有10余座,其中小五台山高达 2882米 ,为河北省最高峰。山地面积90280㎞²,占河北省总面积的48.1%。河北平原区是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按其成因可分为山前冲洪积平原,中部中湖积平原区和滨海平原区3种地貌类型,全区面积81459㎞²,占河北省总面积的43.4%。
气候
河北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年日照时数2303.1小时,年无霜期81~204天,年均降水量484.5毫米;月平均气温在3℃以下,7月平均气温18℃至27℃,四季分明。
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河北省植物种类繁多,全省有204科、940属,2800多种其中蕨类植物21科,占全国的404%;裸子植物7科,占全国的70%;被子植物144科,占全国的495%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野大豆、水曲柳、黄檗、紫椴、珊瑚菜等。
据1990年不完全统计,河北省共有陆生脊椎动物530余种,约占全国的1/4其中以鸟类居多,约420余种,占全国的361%;兽类次之,约80余种,占全国的203%左右;两栖类和爬行类较少,分别为8种和23种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9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8种(兽类1种,鸟类17种),二级保护动物73种(兽类11种,鸟类62种)另外,还有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79种其中有两栖类3种,爬行类5种,鸟类71种我国特有的珍稀雉类褐马鸡,仅分布于河北小五台山及附近山区和山西省吕梁山区。
湿地资源
河北省湿地资源丰富,类型众多,既有浅海、滩涂,又有陆地河流、水库、湖泊及洼地,具有重要的保护、科研价值全省湿地面积有110720572hm2,占河北省土地总面积的59%其特点是:
①做为一个干旱省份,湿地资源相对较多,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59%,比全国的平均水平27%高一倍多;
②湿地类型比较全,既有海岸湿地,又有河流、湖泊、沼泽湿地;
③面积小,分布广而零散,除沿海外,没有较大面积的湿地;
④湿地相对集中分布在沿海、坝上地区,平原地区、广大山区只有零星分布;
⑤平原河流湿地因上蓄下排和气候干旱,大部分已成季节性河流或多年断流;
⑥人工湿地面积在河北省占有一定比重,天然湿地面积呈现逐渐缩小趋势。
河北省湿地类型大致可分为近海及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和沼泽化草甸及库溏五大类由于湿地类型众多,植物群落类型多样,为不同生态类型的野生动物提供了适宜的栖息环境,同时这些湿地也是众多迁徙鸟类途中停息和补充能量的栖息地。
水资源
河北省多年平均 (1956-2000年)降水量531.7毫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04.69亿立方米,为全国水资源总量28412亿立方米的0.72%。其中地表水 资源量为120.1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122.57亿立方米,地表水与地下水的重复计算水量为38.05亿立方米。按河北省 2000年统计公布的人口及耕地数量计算,全省人均水资源量为306.69立方米,为全国同期人均水资源量 2195立方米的13.97%,约占全国的1/7,亩均水资源量为211,04立方米,为全国同期亩均水资源量1437立方米的14.68%,约占全国的1/7。
矿产资源
河北省2013年已发现各类矿种151种,有查明资源储量的120种,排在全国前5位的矿产有34种。截止到2013年已探明储量的矿产地1005处,其中大中型矿产地439处,占43.7%。河北省已开发利用矿产地786处,现有各类矿山6290家,从业人数40.8万人,年开采矿石总量近5.0亿吨,采掘业年产值达362亿元,形成了以冶金、煤炭、建材、石化为主的矿业经济体系。
河北是国家确定的13个煤炭基地之一,即冀中煤炭基地。包括:开滦,峰峰、邢台、井陉、蔚县、邯郸、宣化下花园、张家口北部等8个大矿区和隆尧、大城平原含煤区,涵盖了除承德兴隆矿区以外的所有矿区。煤炭探明储量147.1亿吨。
河北省境内有华北、冀东、大港三大油田,累积探明储量27亿吨,天然气储量1800亿立方,天然气近10亿立方米。
地热资源
地热资源分布广泛,主要集中于中南部地区。
据河北省地热资源开发研究所统计数据显示,我省地热资源总量相当于标准煤418.91亿吨,地热资源可采量相当于标准煤93.83亿吨。
全省有开发价值的热水点241处,山区92处,平原149处。全省累计开发地热能井点139处。
山区热水点平均水温40~70℃,平原热水点水温最高可达95~118℃。
气候
河北省气候属于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雨雪稀少;春季冷暖多变,干旱多风;夏季炎热潮湿、雨量集中;秋季风和日丽,凉爽少雨。河北省光照资源丰富,年总辐射量为4854~5981兆焦/平方米,年日照时数2319~3077小时;南北热量差异较大,年平均气温为 1.8~14.2℃,极端最高气温43.3℃(保定,1955年7月23~24日),极端最低气温-42.9℃(围场县御道口,1957年1月12日),年无霜冻期81~204天。降水分布不均,年降水量为215~745毫米,总的趋势是东南部多于西北部。
全省年内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年降水量较常年偏多,年日照时数较常年偏少。年内旱情偏重,沙尘、雷暴、风雹、暴雨、寒潮和酸雨接近常年或偏轻。气象灾害损失程度低于2007年,属“偏轻”年份。
气温:全省年平均气温为12.2℃,比常年偏高0.8℃,较上年偏低0.5℃,属偏暖年份。冬季,全省平均气温为-2.5℃,较常年偏高。春季,平均气温为14.0℃,比常年偏高1.5℃,是70年代以来少有的暖春。夏季,平均气温为24.4℃,比常年偏低0.2℃。秋季,平均气温为12.9℃,比常年偏高1.1℃。
降水:全省年降水量为567.0毫米,较常年偏多9%,为近5年来最多。冬季,平均降水量为6.7毫米,比常年偏少43%。春季,平均降水量为102.1毫米,比常年偏多57%,为近10年来春季降水最多。夏季,平均降水量为366.7毫米,比常年偏多1.5%,是1997年以来降水最多的一年。秋季,平均降水量为92.8毫米,比常年偏多12%。
日照:全省平均年日照时数为2403.5小时,较常年偏少194.4小时,属偏少年份。冬季,平均日照时数498.7小时,比常年偏少49.2小时。全省平均日照时数688.3小时,较常年偏少48小时。夏季,平均日照时数571.5小时,较常年偏少126小时。秋季,平均日照时数600.3小时,较常年偏少 17.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