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运动常见风险有哪些
户外运动一要有预见风险的能力,二要对自身及所在团队应对风险的能力有一个恰当的评估,三是户外运动参与者必须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多数新驴缺少经验,缺乏对各种风险的预见;有的老驴虽能预见风险,却过于自信,对困难估计不足;有的则缺乏团队合作精神,不听从领队劝告,喜欢自行其是。凡此种种,都可能成为事故隐患。
户外运动常见风险及预防
1、坠落
坠落的直接原因,也许是悬崖边一脚踩空,也许是同伴不经意的碰撞,也许是攀援时抓着的树枝突然折断,也许是上坡或下坡时误踩上松动的浮石、滚动的断枝、结冰的岩面或打滑的香蕉皮等等。
预防办法:
在不熟悉的地区,登山活动尽量安排在白天,避免走夜路。行进中以联络通畅、避免碰撞为原则,相互间保持两三米的安全距离。在陡峭、狭窄、易打滑的危险地段,看清地貌再落脚。借助树枝攀援时,要手抓活枝,决不可抓枯枝,因活枝强韧,枯枝易折也。
登山时最好穿登山鞋,因其鞋底花纹较深,不易打滑。若山地平缓,行程较短,也可穿一般旅游鞋、运动鞋,但是不宜穿皮鞋,更不要穿高跟鞋。
2、迷路
迷路本身并不会对人体造成直接伤害,迷路后若不能及时脱离险境,随之而来的缺水断粮、寒冷和心理恐惧,是造成伤害的主要原因。
预防办法:
出行前应作充分准备,对目标区域的行走路线、主要标志物、求助地点、联络方法等事项有清晰的了解。
参与户外运动者要具备在晴朗与阴雨、白天与黑夜、城市与山野等不同条件下辨识方向的能力,有条件的可配备指北针、GPS等野外定向设备和户外用品。
一般驴友可常备一个应急口哨,或许这貌似是多余的小东东,却能使你在危境中绝处逢生。团队活动出行前要规定成员之间、团队与后方基地之间的联络方法,在陌生地域不可单独行动。携带的饮水和食粮要适当留有余地,以应对意外情况。
在已经迷路而又一时得不到救援的最坏情况下,要节水节粮,就近寻找水源与可食动植物,同时注意保温,节省体能,延长支持时间以等待救援,并利用一切可能手段向外发出呼救信号。
3、高温与低温伤害
夏季高温,若不注意防暑,有可能在野外活动时中暑(体温升高,往往伴有脱水);冬季严寒,在衣着单薄、落水等情况下,易失温,引发冻伤。
预防办法:
夏季活动,避免在阳光下曝晒,避开高温时间段(10-15时)的野外活动,戴遮阳帽,带上足够饮水。
冬季出行要事先了解目标区域的气温,特别注意海拔高度和坡向对气温的影响,穿着衣物和携带的睡袋要足够保暖。大致上,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度。以此推算,城市市区地面(海拔仅十几米)温度5度时,山峰附近营地(海拔1700多米)气温可低至零下5度。同一山峰,南坡向阳,北坡背阴,温差也可达5至10度。
4、溺水
户外活动中的溺水事故,往往由于对水情不了解而发生。例如夏季溯溪活动时,遇上游水库突然开闸放水,或大雨导致山洪暴发,不及撤离而被冲走。又如大热天遇山溪,禁不住清凉溪水的诱惑而下水洗澡,肢体突遇低温发生痉挛,以致沉溺。
预防办法:
事先了解目标区域水情,学会应急救护技能。溯溪活动前应了解上游有无水库及放水规律,目标区域及其上游的近日降雨情况。野外营不要选在溪沟边或其他地势低洼处。陌生水域不可单独下水。万一有人溺水,首先要争取第一时间积极抢救,同时呼叫求援。
5、蛇伤
除冬季蛇类进入冬眠状态以外,春夏秋三季皆可能遭遇蛇伤。春季蛇刚从冬眠中苏醒,毒液积蓄量多汁浓,毒性较大;夏季高温,蛇喜栖居荫凉潮湿之地,如溪沟边、巨石下、草丛中,且早晚较为活跃;秋季蛇要积蓄能量越冬,食欲旺盛,活动频繁。
预防办法:
避免蛇伤的最好办法是了解蛇的习性,不要去那些蛇类频繁出没的地方,尽量避免与蛇遭遇。非去不可时,应对地貌先作仔细观察,谨慎行动。
比如夏季的傍晚去溪边打水洗衣,不要去翻动溪边石头——说不定一条蛇正在石头下纳凉呢。蛇不以人为猎物,只要你不去侵扰它,蛇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在野外遇见蛇,绕行避开即可,不必惊慌。真正的危险是无意中踩到蛇身,蛇被踩痛了,自然要反击,猛咬一口,然后立即逃遁。这只是蛇本能的自卫反应。若是无毒蛇,被咬后少量出点血,疼痛一阵子,只要避免伤口感染,一段时间后自会愈合。若是毒蛇,那就麻烦了。
万一被咬,应立即自救,或由同伴救助,先作应急处理。首先识别牙痕以区分毒蛇与无毒蛇。若能肯定为无毒蛇咬伤,只要作止血包扎即可。若为毒蛇咬伤(不易判定时按毒蛇咬伤处理),在伤口近心端结扎、扩创,吸出伤口附近毒液,外敷蛇药,保持伤员安静,然后尽快送医。送医路远的,结扎带每15分钟放松一次,以免肢体缺血坏死。所以,止血带、纱布、蛇伤药应作为户外运动者背包里的常备物品,以供应急使用。
6、蜂蜇
常见的蜂种有蜜蜂、马蜂、胡蜂,其中蜜蜂为家养,马蜂和胡蜂为野生。就个体来说,蜜蜂毒性较小,野生蜂毒性较大。但是蜂是高度社会化的动物,你弄伤一只蜂,可能招来蜂群报复性围攻。大群蜜蜂的密集围攻,足以致命,马蜂和胡蜂杀伤力更大。
预防办法:
人并非蜂类的食物,蜂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除非你有意或无意地刺激、伤害了它们。零星几只蜂在你身边飞舞骚扰时,不必理会。蜂停落在头上、肩上时,轻轻抖落即可,千万别拍打。若遇见蜂巢,应绕行避开,不要过于靠近。
扎营前应观察周边环境,避免在蜂巢附近宿营。蜂类嗅觉极为敏锐,女孩子出行前不要浓妆艳抹,因为化妆品内含的化学合成品,其分子结构和气味往往模仿天然花香,易被误认为蜜源而“招蜂引蝶”。
万一被蜂群攻击,要尽快用衣物包裹暴露部位,迅速脱离现场,不要反复扑打。扑打一是更加激怒蜂群,二是扑打时必然多出汗,汗多味重,会招致更多的攻击。
7、歹徒袭击
户外运动常去一些山野僻静之地,这些地域行人稀少,作案后易于逃脱,往往成为不法之徒抢劫、强奸的理想作案地点。
预防办法:
保持警惕,防止尾随跟踪。遇拐角、大树应保持距离,谨防埋伏。女性去一些冷僻区域至少四五人结伴同行,不要单独行动,最好选择参加有保障的户外俱乐部组织的户外探险活动。男性一两人活动时,也不要带贵重物品和过多现金。不要轻信过分热心的陌生人。
万一遇上歹徒,首先应虚与委蛇,沉着应对,设法稳定情势,找机会呼救或图谋自救。惊慌失措往往引来杀身之祸,见义勇为也不仅仅是暴力对抗(除非你确定有把握制服歹徒)。其次是在受到侵害的情况下牢记歹徒特征,以便事后报案。
偶尔会遇上别的风险。比如踩中竹桩,为捕兽铁夹所伤等。在某些地区,还会遇到一些特殊的危险,比如高山雪崩,掉入表面被雪覆盖的冰裂缝,猛兽袭击,泥石流(雨天特别要注意),风沙快速改变地形地貌导致迷路甚至被掩埋,等等。因为不很常见,本文不作讨论。
但愿驴友们从户外运动中得到快乐,而不要在户外运动中受到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