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分类   知识分类      发布    
移动端
  • 买购网APP
  • 手机版Maigoo
   查排行
用买购APP

端午节的活动习俗有哪些 端午节活动策划方案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77频道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3995
摘要: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为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的活动众多,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习俗,常见的有:赛龙舟、吃粽子、悬挂菖蒲、艾草、放风筝、挂五色丝线、喝雄黄酒、雄黄画额等,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份有趣又容易做的端午节活动方案,一起来看看吧。

一、端午 起源

传统节日的起源大多与上古原始信仰、祭祀及天象、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根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关于端午节的相关文字记载,“端午”二字,最早出现在晋代的《风土记》中,但端午的习俗却早已有之,龙舟竞渡祭祀之俗早已存在。关于端午节的历史起源,学术界主要有四种观点:

流传甚广的“历史人物纪念”观点,依据南朝梁人吴均的《续齐谐记》及宗檩的《荆楚岁时记》,认为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还有认为是纪念伍子胥、纪念曹娥等。

闻一多先生认为端午节是古百越族举行龙图腾崇拜活动的节日,他在《端午考》及《端午节的历史教育》两篇论文中论证了他的观点。

张心勤在《端午节非因屈原考》一文中提出端午节起源于"恶月恶日"。

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一文中提出端午节源于夏至。更多端午节的来历传说>>

二、端午节的活动习俗有哪些

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比较普遍端午节的习俗有:赛龙舟、吃粽子、悬挂菖蒲、艾草、女儿回娘家、游百病、佩香囊、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等等。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端午节风俗。有些端午节的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1、划龙舟

龙舟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如广东龙舟,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在过去,人们祭祀龙神庙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用人们的话说,“图个吉利”,表达人们内心良好的愿望。

2、挂艾草与菖蒲

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端午是入夏后第一个节日,气温上升,正是疾病多发的时期。艾草代表招百福,所以插在门口代表招百福,可使主人身体健康。艾草也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从中国古代开始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成分。

3、吃粽子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现在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4、沐兰汤

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习俗,文中的兰是菊科的佩兰或草药,有香气,可煎水沐浴。现在在广东,用苦草麦药或艾、蒲、凤仙、白玉兰等花草;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柏叶、大风根、艾、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5、避五毒

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在民间信仰中这个思想一直传了下来,所以才有种种求平安、禳解灾异的习俗。其实,这是由于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所以要十分小心,这才形成此习惯。

6、放风筝

在中国南方一带,端午节儿童放纸鸢称为“放殃”。

7、佩豆娘

豆娘是旧时端五节妇女的头饰,多见于江南地区,一些地区亦称作健人。此物一说源于古代的步摇,一说即艾人的别样形式。

8、拴五色丝线

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在端午这一天,孩子们要在手腕脚腕上系上五色丝线以驱邪。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谓之可去邪祟、攘灾异。

9、打午时水

端午,“午”是阳性,古人认为这一天的午时阳气最盛,端午日午时驱邪最佳,所以端午当天有取“午时水”的说法,用来煮饭、烧水、煮汤,具有辟邪、净身、除障的效果。

10、浸龙舟水

浸龙舟水是流行于南方沿海一带的传统习俗,因为龙舟寓意吉祥,龙舟滑过的水人们都认为是“大吉水”,按照传统说法浸龙舟水寓意吉祥如意、事事顺心。

11、雄黄画额

端午节时有用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这是为了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以镇邪。

12、躲端午

躲端五是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节,简称“躲午”,亦称“躲端五”。古时北方俗以五月、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诸事多需避忌,因有接女归家躲端午之俗。此俗宋代似已形成。

13、佩长命缕

长命缕是端午节时的厌胜佩饰,亦称续命缕、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百索、辟兵绍、五彩缕等,名称不一,形制、功用大体相同。其俗在端午节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首,或戴小儿项颈,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俗谓可避灾除病、益寿延年。

14、采药、制凉茶

中国各地民间至今仍普遍保留着端午所采之药最为灵验的信仰。端午或这天午时,由于季节变动致使阳气极盛,但同时也是各种草药的生长最为茂盛之时,所以,这天采的草药最为灵验、有效。

三、端午节活动策划方案

端午将至,为了迎接端午佳节的到来,很多学校或企业都会举办一些端午节活动来庆祝端午节,下面是maigoo小编为大家搜集的几个非常不错的端午节活动策划方案:

1、划纸龙舟

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但学校或企业通常没有条件组织一场龙舟赛,这时小编推荐用纸龙舟来代替龙舟比赛。具体方案是:根据具体人数进行分组,将准备好的纸张发给参赛选手,选手折出一条纸船,放到一条长方形的水槽里面,利用风力让纸船到达终点,最先到达终点的为优胜者。这个方案有趣,成本又低,很适合学生进行。

2、包粽子

粽子的主要原材料为粽叶和馅料,购买好粽叶和多种馅料以后,参赛选手就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由搭配馅料。最后的评判标准以数量、外观、味道来决定优胜者。

3、做香囊

端午节制作香囊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是非常盛行的,在端午佳节来临之际,能用自己亲手制作的香囊来赠与他人绝对是一件非常棒的事。在比赛开始时,给每位参赛选手发一块彩色的丝布、一些针线和香料等基本制作材料,接下去就是每位参赛选手的自由发挥时间了,最后以外观、寓意等作为评判标准。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相关推荐
端午节手抄报如何制作 端午手抄报字的内容参考
每到端午节前后人们总是会组织各样的活动来庆祝这个节日,而学生们最常见的活动就是制作端午节的手抄报了。那么你知道端午节手抄报应该如何制作吗?其实方法也十分的简单,先准备好一张A4标准纸和画笔等工具,然后用铅笔设计一下版面,上色,之后只要填充内容就好了,内容可以是端午节的食俗习惯、端午节的谚语对联、端午古诗等。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下端午节手抄报的相关知识吧。
端午节五彩绳用哪几个颜色才对 端午节五彩绳的编织方法
端午节是我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许多地区有端午节给孩子佩戴五彩绳的习俗,五彩绳由五种颜色的绳子编织而成,戴在孩子的手腕、脚腕或脖子上有长命百岁、保护健康、吉祥好运等寓意,因此也被称为长命缕。五彩绳要用青、红、黄、白、黑这五种代表五行和五方的颜色,不能乱用。下面为大家介绍五彩绳怎么编,一起来看看吧。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 端午节粽子的种类有哪些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千百年来,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一直是各地的传统习俗,端午节吃粽子常见的说法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随着端午文化的发展,幅员辽阔、地大物博的神州大地上诞生了各种各样,不同口味、不同种类的粽子,例如陕西地区的蜂蜜凉粽、云贵地区的草木灰粽、湖州的枕头粽、云南的四方粽等等,下面来了解一下端午节粽子有哪些种类吧。
端午节 粽子
2362 111
端午活动 端午节观龙舟赛胜地_吃什么_习俗 端午去哪里旅游好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那么端午节去哪里旅游好?端午吃什么好?端午什么粽子品牌好?端午有什么习俗?今天MAIGOo小编就来为您一一盘点一下,一起来看看详细介绍吧!
端午节 中国传统节日 ★★★
910 1
端午节粽子制作方法及窍门 端午节吃粽子注意事项
端午节吃粽子是必不可少的,市面上买来的粽子总觉得没有家里人包的香,那么怎么包粽子呢?包粽子要将调好的馅料和糯米放进粽叶折成的漏斗中,然后用绳子捆好捆结实,放进锅里煮即可,制作粽子要掌握好粽叶的选材、粽馅的调味、粽子的捆扎和烹煮四个方面的技巧窍门,吃粽子还要注意趁热食用,避免一次食用过多导致胃肠消化不良等。下面来了解一下端午节粽子的做法吧。
端午节 粽子
4797 160
77频道
注册用户-MG1000051
页面相关分类
热门美食
地方特产
TOP美食特产榜
行业品牌展示位我要展示>>
精华推荐
天天签到赚金币
小金币 大用处如何获得金币>>
用买购APP查排行、
签到、互动更方便!
手机扫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