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的工资看起来很多,但是实际到手怎么就那么一点?不少人其实连自己的工资扣哪去了都不知道,这可是自身利益相关的事啊,千万不能大意。那么除了正常扣除社保和工资税之外,还有哪些企业扣工资的现象不合法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一、什么情况下不能扣工资?
1、员工没有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很多公司会在劳动合同里加上这一条:如果员工没有按时按量的完成工作任务,就按一定的比例扣除员工的工资。
注意:这种协议是不具有法律效应的,《劳动法》规定:只要员工提供了正常的劳务,并且在劳动中无懒散等不良行为,公司就不能对员工罚款,应该全额发放工资。
2、员工因不可抗因素迟到早退
员工无故迟到早退旷工公司当然是可以根据规章罚款,但如果遇到大暴雨等情况,老板还按“迟到一分钟扣10块钱”算。
注意:法规规定:员工因不可抗因素(例如地震、水患、火灾等)而出现上述行为时,公司不能克扣员工工资。
3、员工辞职未提前一个月通知
公司规定必须提前一个月通知人事部门离职事宜的,但就算员工没有这么做,公司也不能以此为由克扣员工工资。
注意:如果员工是主观原因,比如跳槽,而且确对工作有较大影响,公司可要求员工延长“拟离职日期”至满足提前一个月,但就算员工不同意,也不能以此为由克扣员工工资。
如果公司要以“未提前一个月通知”来扣员工工资,那么必须提供员工提前离职对公司造成损失的证据,其实这种证据非常难找,所以如果员工硬要当场走入,也没办法走法律流程。
4、女员工孕期频繁请产检假
很多公司都规定了产假的期限,一般都比较充足。但也有一些不成熟的小公司没有相关规定,当女员工孕期频繁请假去检查时,有的老板就开始觉得划不来了,觉得这是个负担,得想办法捞回来一点,于是就想以员工请假次数太多来扣工资。
注意:这是不合法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规定:孕期请假检查不但不能扣工资,公司还应该将这些时间计入该女员工的劳动时间,算正常出勤,不能按病假、事假、旷工等来处理。
5、员工被“逼捐”
有的公司会和一些公益组织合作,或者经常自己搞一些公益活动,捐款捐物,直接从员工的工资里扣除。
注意:这更是不合法的。《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员工有权自行决定是否捐款以及捐款的数额,并且应自行处理捐出的财物,公司不能直接从员工工资里扣除。
6、告知员工请假要扣三倍工资
有些公司会规定,员工请假要扣除三倍的工资。
注意:随意提高扣除的工资金额,是违法的。职工请事假,应该按事假扣除的法定公式计算,不能随便多扣,不然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劳动法的请假扣除公式为:扣除金额=(21.75天-请假天数)×日工资(21.75天是劳动法的月法定工作日)。
二、哪些扣工资现象是违法的?
1、违法性扣除
法律规定,带薪休假和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比如选举、担任证人之类)期间,员工不上班,公司扣员工的钱是违法的。
2、惩罚性扣除
有些公司觉得员工“违约”或者不遵守纪律,要扣除工资惩戒,这也是不行的。员工工资应该与“缺席”劳动所带来的损失直接联系,而不是公司口头上说的“不遵守纪律”。
3、道德性扣除
觉得员工道德有瑕疵也要扣工资,比如出轨,出柜,不孝敬父母之类?法院判决中有要求代扣抚养费、赡养费的可以扣除,但道德式代扣是没有依据的。
三:哪些收入不列入工资总额
1、计划生育独生子女补贴等;
2、劳动合同制职工解除劳动合同时由企业支付的医疗补助费、生活补助费等;
3、对购买本企业股票和债券的职工所支付的股息(包括股金分红)和利息;
4、有关劳动保险和职工福利方面的各项费用;
5、出差伙食补助费、误餐补助、调动工作的旅费和安家费;
6、劳动保护的各项支出;
7、有关离休、退休、退职人员待遇的各项支出;
8、稿费、讲课费及其他专门工作报酬。
换句话说,以上提到的收入都不属于工资,企业没有权利以任何形式予以克扣。
四:遭遇公司克扣工资怎么维权?
1、双方协商解决。
首先劳动者应该跟公司协商,在和平友好的条件下达成一致。
2、申请调解。
劳动者遭遇克扣工资可以向劳动纠纷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调解程序也由当事人自愿选择,调解协议不具有强制执行力,如果一方反悔,同样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3、提请劳动仲裁处理。
劳动者可以将劳动纠纷直接提请劳动仲裁处理,劳动仲裁程序是劳动纠纷的前置程序,只有经过劳动仲裁裁决后,才可以进行劳动纠纷诉讼。
4、诉讼解决。
通过诉讼方式解决劳动纠纷是由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的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就是说劳动者因为工资等问题,对劳动仲裁的裁决不满意而想法院提起诉讼
声明:以上方法源于程序系统索引或网民分享提供,仅供您参考使用,不代表本网站的研究观点,证明有效,请注意甄别内容来源的真实性和权威性。申请删除>> 纠错>>